<p class="ql-block"> 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发掘和培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课例,根据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有关中小学美术学科活动通知要求以及吉阳区区教培中心学科工作计划,吉阳区教育局定于3月30一31日于三亚市第二小学综合楼6楼录播室,开展2023年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师“好课堂”课堂教学评比暨观摩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由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美术教研员苏天新老师、三亚市第九小学高级教师钟丽娇老师、三亚市第三小学高级教师吴艳老师担任评委。吉阳区小学所有美术老师参与此次观摩活动。</p> <p class="ql-block"> 参赛选手分别由来自丹州小学的吴雨宸老师、三亚市第二小学的陈华韵老师、干沟小学的张国凤老师、临春小学的陈婷婷老师、吉阳小学的王守鑫老师、南新小学邓伟平老师、榆红明德小学辛秋瑶老师、月川小学王成老师组成。</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月川小学的王成老师带来的《中国龙》,王老师通过视频导入,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了解的龙,并请同学进行舞龙表演,通过折叠法,串联法教学生如何制作中国龙。</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南新小学的邓伟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拟人化的动漫形象》这一课,邓老师通过视频、图片带领学生们来到动漫的世界,结合图片通过动漫“三部曲”,引导学生如何绘制拟人化的动漫形象。</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三亚市第二小学的陈华韵老师带来的《巧用肌理》,陈老师用游戏导入,引导学生感受肌理,让同学们用图片分类的方法,巩固对两类肌理的理解,学习拓印法制作肌理,并进行添画。</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丹洲小学的吴雨宸老师带来的《彩云衣》,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受到了服装设计的魅力,课程侧重色彩方面的学习,吴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服装三要素,通过视频学习色彩知识,间色、复色、邻近色等,并用游戏巩固。</p> <p class="ql-block"> 来自吉阳小学的王守鑫老师用她活泼的课堂氛围带动了二年级的孩子们,在《同一幅画》这节课中,王老师通过提问互动,引导学生去感受《星月夜》这副作品,学习用色彩、笔触等去表达情感。</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临春小学的陈婷婷老师,用风车、以及播放风的声音,带学生们体验“风来了” 的感受,用视频科普,风是怎样产生的,从风对事物的影响、风的大小缓急、风向的变化等讲解这一课。</p> <p class="ql-block"> 干沟小学的张国凤老师带来的也是三年级《风来了》一课,张老师用有趣的视频导入,给学生更直观的视觉体验,详细讲解了微风、狂风、龙卷风的画法,引导学生借助风扇、彩条棒体会三种风。</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节课是榆红明德小学的辛秋瑶老师讲授的《手形添画》,辛老师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摆手形、描手形、想象添画等步骤,引导学生展开联想。</p> 点评颁奖 <p class="ql-block"> 赛后,三亚市第九小学高级教师钟丽娇老师针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钟老师肯定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肯定了老师们教学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多媒体使用合理,设计到位。</p><p class="ql-block"> 同时,钟老师也指出了参赛老师们的不足,如教学要扎根中国教育大地,音乐、图片的选择要多加斟酌,要正确体现艺术核心素养,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主动性的引导还要加强等,钟老师的点评细致全面,老师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最后,符文才老师公布了比赛结果,一等奖获得者是陈华韵老师、王成老师,二等奖获得者是邓伟平老师、吴雨宸老师、张国凤老师、三等奖获得者是陈婷婷老师、王守鑫老师、辛秋瑶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等奖颁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等奖颁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等奖颁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位评委老师与赛课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体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赛课活动,各位老师都收获颇多,既给予了年轻教师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又能让其他听课的老师打开眼界,领略到美术课堂的趣味与魅力。这对每位老师的成长都有积极的意义,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开辟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