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危险文具”,不可“笔里藏刀”(湖口县第五小学政教处)

周咏

<p class="ql-block">  看似一支“平平无奇”的圆珠笔,然而拧下笔杆,顶端露出的却是明晃晃的尖刀,而这样的笔居然出现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伪文具”层出不穷</b></p><p class="ql-block"> 近日,河南一位学生家长上传了一段“笔里藏刀”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家长手握一支圆珠笔,从外观上看,这支笔无论尺寸、规格、重量、颜色,都与普通圆珠笔相似。但当其中一端的笔杆被拔下,露出的竟是一把明晃晃的尖刀,而且还很锋利。据家长介绍,这支笔是孩子在学校门口买的。</p> <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深圳也有此类笔刀入校园的危险现象。前不久,深圳某小学一名老师在晨检时发现,一个孩子带着一支“按动笔”到学校,但笔按出来不是笔芯,而是一个美工刀。</p><p class="ql-block">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危险性的儿童玩具(文具)并非个例。目前市面上还流行一种手账爱好者使用的“多功能圆珠笔刀”,笔的长度一般为13~15厘米,由笔和工具刀两部分组成,其中刀长5~6厘米且刀锋尖利,若由学生带入校园,其危险性也不容小觑。</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牙签弩”、钢珠弩、电人玩具、激光笔.…一些商家推陈出新,形形色色的“新奇”玩意儿层出不穷,其中的危险因素也让人防不胜防。记者就此走访了几家文具店,在询问“有没有带刀的笔”后,商家马上拿出一款刻刀笔,从外形上看就是一支按压式圆珠笔,但是按压时,出现的却不是圆珠笔头,而是一段长约0.5厘米的尖刃。</p> <p class="ql-block">  近日,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出售类似“笔里藏刀”的“防身笔”多功能笔”“刻刀笔”等存在安全隐患文具的店铺也比比皆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未标明注意事项的不得销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笔刀文具的危害性</b></p><p class="ql-block"> “被同学用手工刻刀刺到了,很疼,还出了一点点血。”张女士的儿子阳阳指着手指上的小伤口告诉妈妈,班上有一个男同学偷偷将刻刀笔带去学校,大家都被吸引了,课间时都抢着拿来玩。他的手就是争抢刻刀笔时,被同学不小心划伤的。</p><p class="ql-block">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心灵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一切都“新奇”的东西持有高度的好奇心。笔里藏刀,显然已经超出了人们对文具的认知。当处于懵懂莽撞时期的少年遭遇这些“伪文具”,所带来的危险显而易见。</p><p class="ql-block"> 当刀具混进文具,其危险指数甚至超出了刀具本身,无异于将危险隐患潜藏于校园,让人难以觉察。学生之间经常有一些打闹,但一旦发生冲突,这种刀笔则很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后果非常严重。</p> <p class="ql-block">  除了笔刀文具外,管制刀具也是禁止入校园的:一是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及其他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棍棒等;二是其他非学习所需刀具,包括水果刀、工艺刀等能够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刀具;三是双节棍、三节棍等棍棒、玩具枪等具有风险性的游玩器具。</p> <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对适用于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学生用于学习的用品,与办公文具进行了明确区分,并要求在产品上或其最小包装、销售包装上标明适用年龄。另外,对于手动削笔机、学生圆规、绘图仪尺和美工刀等,因功能必不可少而存在功能性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时,应设置警示说明。</p> <p class="ql-block">  请家长朋友们履行好监护人的责任:一是引导孩子购买合规的文具用品,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美工刀具等用品,加强对“笔刀”类危险文具的安全警醒;二是监督好孩子在任何时间都不携带“笔刀”类文具或是其他管制刀具进入校园;三是要不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等,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p>

文具

刀笔

圆珠笔

刀具

笔里

藏刀

危险

校园

美工刀

三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