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教育有定力』乌市122中学第二季“百人领读师”活动,也是“减负增效,耕耘课堂”系列活动

<p class="ql-block">领读师:程文清</p><p class="ql-block">领读书目:《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下班回到家之后,发现孩子正在玩手机,作业还没有写,你对孩子说:“先不要玩手机了,去写作业吧”,孩子不耐烦地对你说道“你别管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放学回到家里,一脸的不高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饭的时候也不出来。你过去问孩子:“你怎么了?”可是孩子却并不领情,反而冷冷地说:“你别管”,就把你推了出来,把门反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呢?是对着孩子大发雷霆?还是强硬地让孩子去写作业?</p><p class="ql-block">孩子拒绝父母的这种行为,总是让我们感到很难过,很伤心。我们总是把这些归结为孩子的叛逆,总是把目光盯在孩子这些行为上,并且想各种办法去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可是效果并不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去对我们亲密无间的孩子,为什么现在对我们这么冷漠?拒绝跟我们沟通呢?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跟孩子沟通的技巧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作者指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孩子拒绝跟父母沟通,是因为你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孩子拒绝跟你沟通?</p><p class="ql-block">所有亲子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关系,一旦你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那么孩子的问题就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所以就容易出现拒绝父母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问题,不管父母有多么高明的沟通技巧,都无法避免问题的出现。孩子不会因为你父母的身份,就自动认可你的管教。</p><p class="ql-block">想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愿意跟你沟通,前提就是,让孩子感到和父母之间有很亲密的关系。这个关系又叫依恋关系。</p> <p class="ql-block">只有在依恋关系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看见孩子,也只有在依恋关系当中,孩子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先处理好关系,再解决问题。那么,如何修复我们的依恋关系呢?</p> <p class="ql-block">二、如何修复我们和孩子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给大家四个技巧。第一,跟孩子拉近关系,第二,给孩子一点可以抓住的东西,第三,无条件的爱孩子,第四,做孩子的航向标。</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技巧:跟孩子拉近关系。</p><p class="ql-block"><b>1.跟孩子拉近关系</b></p><p class="ql-block">只有先跟孩子拉近关系,才能让孩子愿意接触我们,愿意听我们讲话。</p><p class="ql-block">你记得当你的孩子是个婴儿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吗?你会逗他们笑,拥抱他们,亲吻他们,跟他们互动,这就是为了跟他们拉近关系,让他们亲近你。</p><p class="ql-block">但是孩子长大一些之后呢,我们就忽略了关系的维护,只有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起和孩子拉近关系。于是就会出现孩子不愿意跟我们接触,不愿意跟我们沟通。</p><p class="ql-block">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来联系,和孩子拉近关系。</p><p class="ql-block">比如,你可以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坐到他身边,陪他一起看,看完之后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说“这个节目挺不错,看起来挺有意思的”,然后跟他就节目内容展开互动。</p> <p class="ql-block">你还可以试着去尝试孩子喜欢的东西,了解他的生活。比如孩子喜欢玩赛车,你可以带孩子一起去体验一下,感受一下孩子在玩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什么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我们有意识去接近孩子,了解孩子,拉近与孩子的关系,孩子就能够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关注和爱,就会愿意跟你沟通。</p><p class="ql-block">好,以上就是第一个技巧的内容,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技巧。</p> <p class="ql-block"><b>2.给孩子一点可以抓住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技巧就是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就是说我们要给孩子一些可以依靠的东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比如可以寻找和孩子共同的兴趣,拥有共同兴趣的两个人,往往可以维系很好的感情链接;</p><p class="ql-block">或者给孩子一个拥抱,这是孩子切实能抓到的东西。在我们的拥抱中,孩子感到了温暖和被爱;</p><p class="ql-block">另外,通过共情的方式,也可以让依恋关系得到修复。比如说我们可以表示,和他们有同样的感受,或者寻找机会表达自己是站在他们一边的。</p> <p class="ql-block">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非常喜欢和她相处,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他,知道父母能看见自己,知道自己对父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也不能通过纵容孩子,来培养和孩子的关系。因为一旦你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你们的关系还会出现裂痕。我们应该看见孩子的内心需求,主动去满足,让孩子重新获得依恋。</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三个技巧。</p> <p class="ql-block">  <b>3.无条件的爱孩子</b></p><p class="ql-block">我们应当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我们不会因为孩子做得好才去爱她,也不会在他出现失误和困难时,就不去爱。</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你好好学习,考得好了我给你买变形金刚,或者我带你去海边旅游。</p><p class="ql-block">这种方式其实是有条件的爱,你给孩子买东西或者带孩子去旅游,都是应该的,不能成为孩子好好学习的交换条件。</p><p class="ql-block">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我是你妈妈,我爱你,跟你是不是学习好,是不是班干部没有关系,我喜欢跟你一块儿去旅游。即便考得不好,我也愿意带你去旅游,因为你是我的孩子。”</p><p class="ql-block">这才是无条件的爱的正确的表达方式。</p> <p class="ql-block">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养分。当孩子的内心感受被父母看见和接纳,他才愿意走近你。</p><p class="ql-block">以上是关于第三个技巧的内容,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最后一个技巧。</p><p class="ql-block"><b>4.做孩子的航向标</b></p><p class="ql-block">第四个方法做好孩子的航向标,为孩子指引正确的方向。</p><p class="ql-block">家长必须扮演航向标的角色,来充当孩子的向导。因为孩子会自然地亲近自己的航标,而航标引导的方向对孩子的人生意义重大,所以这个事情必须牢牢掌握在父母的手中。</p><p class="ql-block">我们要自觉地担当起孩子的人生向导,即使只是每天只给了孩子一点指导,日积月累也能很好地拉近关系。</p> <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可以多说说这类的话:“这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这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今天很特殊,因为我今天晚上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这个软件,我给你演示一下,怎么操作?”等等。</p><p class="ql-block">我们还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份和重要性,比如“你是一个气质如兰的姑娘”,“你说的话太有哲理了,你有哲学的天赋”等等。</p><p class="ql-block">只有我们主动充当孩子的向导,才会重新激活孩子的亲近本能。</p><p class="ql-block">所以,只要我们有意识去拉近与孩子的关系,看见孩子的内心需求,无条件的爱孩子,做好孩子的向导,我们的亲子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好。</p>

孩子

我们

关系

父母

拉近

技巧

依恋

沟通

愿意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