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非的美篇

茗非

<p class="ql-block">缅怀先贤,弘扬忠孝——旌介小学忠孝文化系列活动之寒食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旌介小学忠孝文化系列活动,了解寒食节的由来,深刻感受介子推忠诚、仁孝、执着的精神品质,传承忠孝文化,弘扬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p> <p class="ql-block">  寒食之日,和花朝节,上巳节一样,都即将被人遗忘,或变成清明节的附属。如今的寒食节,我们不再吃冷食,禁烟火。但这并不代表,它已经消亡,应该被遗忘。我们还应当记住它背后所蕴含的那些关于爱、关于记忆、关于思念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孩子们受益匪浅。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至今依然有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