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为究竟何意?

小医仙

<p class="ql-block">读完道德经 5162 字找不到努力这个概念!老子只让我们无为而为,我们努力拼命这件事并不符合天道。是有悖规律的行为真相往往和大众的认知反着来,为什么我们接触的观念基本上都是努力和拼搏这样的词汇。却很少有无为而为的理念呢,原因很简单</p><p class="ql-block">第一皇帝拿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皇帝拿着论语来治理百姓和大臣,但他绝对不是按照论语的思想做的,他用的是法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无为而为。</p><p class="ql-block">第二在古代受限于大多数人的知识水平和生存条件的限制,很容易误解无为而为就是躺平什么也不干不作为的意思。这很显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这两点延续了几千年导致至今很多人依然不理解和接触不到无为而为的理念。所以坚持,努力,拼搏都是伪概念。只有不愿意做一件事情的人才会说我要努力我要坚持。</p><p class="ql-block">举个例子,很简单的想一下打游戏需要努力吗?打麻将需要坚持吗?好像都不需要你会自然而然的投入其中忘记时间,如果你特别喜欢打球你感受到的永远不是努力和坚持而是满足和开心。你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因为热爱你们自然而然的持续的做这件事。无为而为永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源动力在驱动着一个人做一件事,不会因为别人怎么看你不会因为名利的得失而放弃或停止。你只是所以你自己内心的驱动力自然的去做,所以你最终突破了别人看来无法超越的地步。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朵花的盛开没有有为之心为了什么就是很自然的长成了参天大树,就是很自然的盛开绽放。从道法自然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努力和坚持的痕迹,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就是无为而为。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无为而为 道法自然呢,因为我们被种植了太多的观念每一件事的背后都被赋予了一个甚至多个目的。我们自然会带着多个目的上路,带着追求的结果上路,比如很多人读书是为了考高分,考不了高分的书就没了意义。那如果纯粹就是喜欢读书呢?他不需要坚持分数的高低,家长老师同学的看法丝毫不影响他继续喜欢钻研读书攻克难题,如果是这样他考试又能差到哪里去?分数的高低只是为了满足目地,根本没有进入满足和享受的状态。再讲干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和升职那赚钱和升职就会成为你的负担。这里差点刚上任的主管不是你被老板批评被同事排挤这些都会让你崩溃,你根本没有心思去钻研工作,根本无法进入心流去干好工作。所以也会所在就是带着有为心就会被那个结果反作用,就会对结果患得患失所以需要不停的消耗毅力为自己打气。但毅力迟早要消耗完,怎么办呢?以有为心进入任何事情的状态整个人都是分裂的,看着书想着成绩,跳着水想着金牌,谈着客户想着这单能拿多少钱。我们被在乎的哪个结果夺走了注意力和创造力,这个反作用会让我们真正的过程做得很糟糕,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任何领域的杰出人物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奥运冠军都是因为爱而自然的去做最终实现了无为而为的登峰造极。</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能看明白的人,就能感受到无为而为顺应天道的强大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