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父母输在"太会讲道理",聪明的家长都是这样做!

🌻YHy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演员黄磊发微博说,妹妹早餐没吃完,他想借此用道理来教育女儿:</p> <p class="ql-block">黄磊:“不要浪费。” </p><p class="ql-block">妹妹:“我知道。”</p><p class="ql-block">黄磊:“为什么呢?” </p><p class="ql-block">妹妹:“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于是,黄磊立马逮住这个机会,想用谆谆教导来告诫女儿“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并强调:小时候浪费粮食,长大了是没饭吃的</p> <p class="ql-block">可谁曾想,妹妹一脸不屑:“那以后就一直吃糖,我吃糖从来不浪费。”</p> <p class="ql-block">第一回合,黄磊,惜败。</p> <p class="ql-block">不过没关系,机智的他又换了个角度:“公主可从来不浪费。”</p><p class="ql-block">妹妹回怼:“公主从来都不吃饭。”</p><p class="ql-block">“那是动画片里没拍到,公主其实都吃饭的,而且吃得很干净。”</p><p class="ql-block">“公主忙着演戏,没时间吃饭~”</p> <p class="ql-block">第二回合,黄磊,惨败。</p> <p class="ql-block">耐下心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他们却充耳不闻,甚至大发脾气。父母的谆谆教导为什么变成了,孩子眼中的废话了呢?</p>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父母越“讲道理”孩子越叛逆</p> <p class="ql-block">在曾经的热播剧《少年派》中,高一女生林妙妙擅长文科和绘画,理科成绩很差。  </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家长会后,王胜男苦口婆心的告诉女儿选择理科有多么重要,妙妙却表示理科自己真的学不会,要放弃。  </p> <p class="ql-block">一听这话,王胜男急眼了,她表示,自己托关系给林妙妙送到实验班不是让她学习文科的,一定要让林妙妙学习理科。</p> <p class="ql-block">还说,文科没有什么用,理科学好了才好就业。  </p> <p class="ql-block">她不顾林妙妙偏科的现实,也不管林妙妙的兴趣所在,非要逼着她选理科。</p> <p class="ql-block">结果,林妙妙非常抗拒她妈妈的建议和安排,选了自己喜欢的文科。  </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眼光盯在“有用”,而女儿的眼光却盯在了“喜欢和擅长”,母亲的道理最终也没有说服女儿。  </p> <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自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我们给予指点时,这些点恰恰是孩子最反感的。</p> <p class="ql-block">在心理学中,这种心理现象叫做“投射心理”。</p> <p class="ql-block">即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然后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p> <p class="ql-block">这种心理作用于他人的自由意志之上,本身就是一种捆绑和束缚,容易引发孩子的叛逆。  </p> <p class="ql-block">这种观念,也会让孩子害怕一旦不遵守那些大道理了,就是自己不够好的、不配被爱,他内心会缺少安全感。  </p> <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理解和感受的力量,要比讲道理大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