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磨练展风采 互听互评促成长——记蒙阳新星学校六年级语文组互听互评课活动

平邑县蒙阳新星学校

<p class="ql-block">  正值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为了不断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给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蒙阳新星学校小学部六年级语文组开展了组内听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刘跃老师执教的《匆匆》,刘老师课堂教学清新、自然,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情有趣。"品读、赏析、读中悟情"是这节课重要教学过程。品读,教师设计了几个引导点:一要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二要品读各种修辞法的表达;三要品第重点句段。赏析,老师把它融入品读文中,强调与品读之后。读中悟情,是这一教学设计精当之处。一悟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与惋惜;二悟旧时代年轻人已有觉醒又为前途不明而彷徨的复杂心情:三悟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这样,学生就读懂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个情,懂得了一个理。</p> <p class="ql-block">  张琦老师带来的是《为人民服务》,张老师的课堂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感悟议论文的特点,教师在多处拓展了和文本相关的资料,缩短学生心中的历史间隔和心理距离,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例如在理解中心论点中的"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中的"解放"时,教师简介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在理解文中提到张思德为什么只有两句话时,补充了当时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在学习"引证"时,简介了司马迁;在学习"例证"时,补充介绍了张思德参加合唱、追猪等资料和毛主席对张思德的评价。这样,学生对议论文的观点、材料、方法三大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明晰,达到了以篇达类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李勇老师的《那个星期天》的优点很多:一、语言熟练。李老师准备很充分。一节课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给学生做了很好的榜样。二、有适当的鼓励方式,在学生有好的回答后,李老师及时组织学生用特有的方式进行鼓掌鼓励,是个有心人。三、有课堂小练笔。李老师应抓住课堂、节日、突发事件等契机进行小练笔,这样有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台湾著名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曾说过,给学生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作文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今天,李老师就课文中的"景物是内心感悟的外在映照"、"如何不着痕迹的表达'开心'",让学生写一段话。想法很好,做的也很好。四、备课很充分。能紧扣单元训练重点,能紧扣课文主线,着眼点是对的。能看出,李老师不但认真研讨了教材,还备了学生,还充分搜集了课外资料。</p> <p class="ql-block">  每节课结束后,组内都会对所授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再讨论,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又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的细节处理与改进提出了切实、具体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传道授业的执教者也迫切需要其他同仁们来解疑答惑,互听互评课结束后老师们都愿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p><p class="ql-block"> 1.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课一得;</p><p class="ql-block"> 2.不求形式丰富出彩,只求情感细腻自然。</p><p class="ql-block">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历尽千帆,不坠青云,我愿与学生们徜徉书海,与书为伴,一起去领略无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春光不负赶路人,勤奋耕耘方致远。通过本次听评课活动,老师们不仅学到了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不论什么样的课堂,我们都不能忘记师者的责任,不忘成长自我,完善自我的目标。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求索进取!</p> <p class="ql-block">摄影:李勇</p><p class="ql-block">编辑:李勇</p><p class="ql-block">审核:高西霞 赵美</p>

学生

品读

李老师

教师

课堂

老师

教学

张思德

互评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