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积极相应《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清河部书友会的青年教师组织探索学习“学科分项等级评价”,尝试破除小学阶段传统教育评价“唯分数、唯知识、唯结果”的顽疾,形成科学教育质量观。</p> 集思广益云端探讨 <p class="ql-block"> 沈颖老师带着老师们探讨“问题解决型测评、展演表现型测评、自主进阶型测评、网络平台型测评、群体评估型测评”的多维度评价样态。她认为“双减”背景下,需要打破以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局面,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抓住不同学科不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将自评与他评、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于学生学业评价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顾佳婷老师结合数学学科分项“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的实践探索”,她认为分项评价是⽬标多元、主体多元、⽅法多样,并且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灵活运⽤,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学习,也能促进自身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们集思广益,积极跟帖回复,对于小学生学科分项评价“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以及“评了怎么用”的一体化实践路径不断研究探讨。 </p> 多维多样线下学习 <p class="ql-block"> 3月30日,书友会成员在主持人高家舟老师的带领下,开展针对学科分项评价的沙龙活动,力争在实践层面将评价改革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 让评价诊断更精准。顾佳婷老师结合线上学习,在活动中进行了更细致的解读。以“系统优化循环更新、以点带面分层落地”为抓手推进评价的过程实施,评价改革让多方受惠。她提出:要不断积极研究、优化评价内容和⽅法,促进师⽣共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 让评价建议更有效。俞颖钦老师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通过课堂参与、随堂练习、课后作业、活动体验、等方式评价与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p> <p class="ql-block"> 让操作评价更简洁。值得一提的是,刘秋云老师的分享中帮助大家梳理形成性评价的初步框架,注意到要提供反馈,促进学生再学习。她还结合数学学科,制作全面的学业水平评价表格,一目了然地呈现评价任务、标准和方法。根据日常表现、作业、学业水平表现、学期总结几个方面搭建框架,为我们介绍了如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旨在利用“分项等级评价”这一抓手,更好的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教师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学科分项评价,让素养“落地生根”。本次活动,老师们酣畅淋漓地进行思维碰撞。通过线上共学习、线下同探讨,各学科评价方案将更科学、严密、实用,在综合总评总方案的引领下,各学科也必将扎实推进分项等级评价,以评价改进教学,激励学生发展,力争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字:费佳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摄影:顾佳婷 高家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核:朱菊立</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