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研讨明方向,合力同心助高考—2023年高考备考联合研讨活动

琼侨生物组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 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 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 2023 届高三备考工作,切实提升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经海口市教培院研究决定,于 2023 年 3 月 27 日—31 日在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高中部多媒体会议室开展海口市琼山华侨中 学、琼山中学和灵山中学 2023 届高考备考联合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p> 第一环节 一轮复习展示课 <p class="ql-block">  我校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梁素雅老师和灵山中学郑海荣老师进行课题为《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的同课异构。</p><p class="ql-block">梁老师的课以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的微生物为切入点,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卫生,顺势进入主题。梁老师依据本节内容的三个考点以三个活动展开。考点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基于此内容较为简单,梁老师课前给学生发的学案,通过展示答案,学生进行核对,对于学生的易错点困惑点加以强调更正。考点2 无菌技术 对于这块内容,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把需要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填上相对应的具体方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掌握无菌技术的方法。考点3 微生物的纯培养 梁老师以实例酵母菌的纯培养过程为例,提前让两名学生在实验室录制平板划线法的操作过程。 用表格比较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在课堂上给学生准备了培养皿,让学生模拟平板划线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操作的科学性。针对每一考点梁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用一道相应的典例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上课的开始先用相关内容的5道判断题进行课前小热身,了解学生课前复习的情况,接着让学生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对于培养基的配制,郑老师通过例题精讲,让学生明确关于培养基的考点。对于无菌技术,郑老师通过列表分析比较归纳消毒和灭菌,便于学生区分比较应用范围。对于微生物的纯培养考点,通过视频展示配制培养基的过程和平板划线法,加强学生的理解的同时加深印象。郑老师通过经典例题精讲,对接高考真题,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高考的考察题型和考察方向,做到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的要求。</p> 第二环节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首先献课教师梁老师谈本节课的备课过程,梁老师讲到选这节内容的初衷,是由于这节课不好上,不知如何上好,想借助这次的研讨会,借助多位老师的力量讨论学习如何把这节课上好。备课过程中,经过备课组的集体讨论,最后决定通过表格处理,让学生动手操作平板等方式,通过实践,对困惑点,难点展开学习,让学生感受更深,提高复习效率。郑老师讲到一轮复习时间紧,容量大的特点,怎样通过练习和讲解联系起来,精讲精练,从题目中提炼出知识点,进一步归纳知识点,练习加以巩固,把握一轮复习课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琼山中学王芸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课,说到两位老师的共同之处为脉络比较清晰。梁老师的课,提前录制学生操作平板划线的视频,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更好,把培养基放到课堂中,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观看视频,再动手操作平板划线,渗透知识点,复习效率更高;郑老师的课,通过课前小热身的几道选择题,明白这节课复习什么,通过视频讲解,涉及的常考考点,把答案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认识,并记下来,指导学生规范答题,从而在高考中得分;海口市第一中学乐小林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平板,录制学生操作过程的视频,难点现场解说,整节课的设计,师生互动,从学生的回答看来,学生掌握较好;灵山中学刘广文老师也肯定两位老师对于重难点的掌握和突破;海口市第二中学的何子琼老师和方代南老师也肯定两位老师能把握高考的侧重点,知识点抛出来,以表格归纳知识点,习题巩固,及时跟进练习,其中对于平板划线法的难点,对于原理的理解,通过模拟操作,更好掌握知识点。</p> 第三环节 专家指导讲座 <p class="ql-block">  尹翱翔老师做《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生物学二轮备考策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尹老师的讲座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出发,指出教师如何更好备考:1.研究新课标准,控制延伸的广度和拓展的深度。2.关注学科原始问题和重要概念的理解(现象、问题、规律、教材)3.关注题目的情景化、问题的系列化、引导思维的培养和语言逻辑的表达。从学生的角度,应做到:1.回归教材,查缺补漏。2.专题训练,突破瓶颈。3.限时训练,提高速度。尹老师提到,为服务“双减”目标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现在的高考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以及思维品质贯彻到高考命题中进行考察,是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高考命题的重要特征,中国高考命题正式进入了“无思维,不命题”的新时代。尹老师建议高三老师可研究历年高考考试内容,从真题中找共性,找趋势,找变化。</p> <p class="ql-block">  想再多都是问题,做更多才有答案。本次高考备考研讨会,有效把握2023年高考命题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更加明晰高考备考方向。在新时代、新高考、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三全体教师将勠力同心,助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摄影:郑春花</p><p class="ql-block">编辑:郑春花</p><p class="ql-block">审核:梁素雅</p>

老师

学生

高考

备考

平板

复习

知识点

考点

划线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