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语”你同行——白银区郝家川小学语文组公开课活动

阳光的暖

<h3>  天气渐暖,学意愈浓。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深化教研氛围,我校加大教研力度,在3月28日-3月30日开展了语文教师公开课活动,语文组共有六位教师参与,参加听课的有王岘学区校长,郝家川小学校领导以及各科任老师。</h3> <h3>  金凤霞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教学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学生对读书的指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又让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h3> <h3>  韩国霞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四个太阳》,以猜谜导入课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顺势教学“太阳”,书写生字。整堂课老师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充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读、去想、去说、去做,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借助多媒体图片,唤醒学生的记忆,引导表达炎炎烈日带给万物的变化和感受,不仅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明白“我”画“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的良苦用心。</h3> <h3>  尚天秀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神州谣》,课文以儿歌的形式呈现,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老师以歌曲导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和繁荣昌盛。</h3> <h3>  张晓燕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清明》。古诗教学应该彰显朗读的作用,课上通过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读出了节奏和语调的变化。在理解诗意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运用学法自主学习,汇报学习成果”的方式展开学习,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最后在古诗新唱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的更远。</h3> <h3>  刘晓花老师执教的《绿》课堂氛围浓厚,师生配合度高,老师的教学激情四射,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课课堂教学当中巧妙利用了课文内容和学生课堂生成进行了过渡,将“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浑然一体的过渡使课堂衔接独具匠心。</h3> <h3>  刘晓玲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 刘老师用视频拉近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铺垫了情感。刘老师用丰富的知识和真切的情感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了主席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h3> <h3>  语文组本次教研活动,各位上课教师悉心准备,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公开课结束后,语文教研组又集中进行了评课、总结和反思,每位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h3> <h3>  吴云海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六位执教老师基本功扎实,个人素养丰富,课堂驾驭能力强。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范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学环节清晰,目标达成度高。希望全体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更多地应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加强朗读指导,用朗读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借助文本理解来培养学生情感。</h3> <h3>  本次活动起到了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作用,同时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备课的重要性和上课的目的性。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语文教师们将以更饱满的热诚、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立足新课改,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h3>

学生

教师

老师

语文

执教

文本

朗读

教研

情感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