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思得失、经验交流促成长——周巧红名师工作室及中心教研组线下教研活动纪实

龙凤呈祥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为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大周镇小学数学组五六年级全体教师于3月30日下午开展三月份阶段性测试总结及试卷分析交流会。</p> <p class="ql-block">  周巧红校长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考试中易出现的问题:1.知识型错误2.理解性错误3.基础性错误4.习惯性错误。对于这些错误,老师要调整心态,从内外找原因,从基础知识补起,把网课耽误的知识重新讲解,用制度约束学生,用情感感化学生。</p> <p class="ql-block">中心小学 冀莉云老师的个人分享:</p><p class="ql-block"> 从本次的阶段性测试来看,学生试卷失分的共性错误是:做题时不认真读大题,凭感觉做题,计算性错误导致失分严重。比如五年级数学试卷中已 知条件单位名称不统一,要求体积,学生直接计算导致失分。应用题的第一道,平时练习的是已知长方形周长,长和宽是不同质数,求面积,而试卷是:长是合数宽是质数,求面积。学生就凭感觉凭印象做题,把长和宽当做质数或是长当做质数宽当合数计算,导致错误。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注重锻炼学生的读题和审题能力,做题时养成列竖式计算的习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p> <p class="ql-block">董村镇李河口小学 刘智范老师的个人分享:</p><p class="ql-block">问题分析:</p><p class="ql-block">师原因:1.不了解学情,高估学生的水平,肓目自信。2,基础知识不牢固,没有真正抓住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生原因:1.网课后遗症严重,学习态度不严谨。2.学习方式不灵活,死记硬背。</p><p class="ql-block">改进措施:</p><p class="ql-block">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抓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2、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做到一课一小结,一章一小结。</p><p class="ql-block">3、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p><p class="ql-block">4、做好补困工作,减少负积累。</p><p class="ql-block">5、平时培养学生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把课堂学习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6、及时找学生谈心交流,多给学生鼓励。让每一位学生更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赵庄小学 孙小斐老师的个人分享:</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测试,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薄弱点,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学生知识没有掌握,主要原因在于老师,今后多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老冀庄小学 谢小丽老师的个人分享:</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的阶段性测试来看,学生试卷失分的共性错误是:做题时不认真读大题,凭感觉做题,计算性错误导致失分严重。在我今后教学中我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其次,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总之,这次考试,暴露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会用心总结各位老师的经验,在工作中更有效的实现数学教学的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陈庄小学 张会彩老师的个人分享:</p><p class="ql-block"> 学生学生习惯培养上需加强,尤其是计算能力上出现习惯性错误:对图形的的观察与分析不到位,没看懂就草草列式计算;基础知识没切实掌握,教学存在于知识的表面;一些经常性讲解和练习的知识对学生高估了,今后改变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赵艳红老师的阅读分享:善积累——做反思型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反思是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是划等号的,它是一个循序往复,不断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反思应该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要建立在后积的基础上,教师在学习时间的同时,还要注重积累鲜活的一手资料,要作为一个深储备的教师,因为厚积才能薄发。积累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存在手机里,电脑里或本子上。反思可分为学习反思,实践反思,生活反思。比如:学习后的反思,一道题的反思,一次旅行中导游与老师关系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试卷分析会着重从测试中存在问题、解决问题方法、今后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今后教学中,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培养他们认真审题、做题,建立良好的解题思路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建立错题本并定期复习错题集,还从草稿纸的合理使用方面进行了分享。教师们既总结了前一阶段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又为接下来的教学明确了方向,为今后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稿:周巧红</p><p class="ql-block">编辑:张芳</p>

学生

教学

反思

学习

失分

错误

老师

基础知识

教师

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