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花开初春时,同心掬得满庭芳----酒泉国培计划(2022)学习纪实

市教科所 赵海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成长有道 ,履践致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行之愈笃,则知之益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朱子语类》</span></p> <p class="ql-block">  江阴既有大山大河的壮阔,也有江南的风雅气质。在敔山湾实验中学听课学习两天,我们汲取了满满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  课间休息时,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在校园里感受他们的校园文化。</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听了缪静波老师的《阿长与〈山海经〉》,她整节课围绕“文章的详略”这个主问题展开,将很多小问题穿插其中。在上课过程中提醒学生紧扣课本,在解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这个问题时,她告诉学生要根据课本来回答。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我”对阿长的情感,她让学生划词语从中体会情感,看似随意,却将语言运用渗透其中。从探寻详略原因到认识不一样的鲁迅,再拓展到“鲁迅为什么多次提到阿长这个人”,进而提出了“小鲁迅”和“大鲁迅”视角。从课内到课外再回到课内的这个过程,真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  在听九年级的《论点的提取与概括》这节课时,沈志坚老师从“提取论点”入手,展示了几个论点,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归纳出“提取论点”的方法,再回到练习,将方法用在其中。一节平常课让我们看到了九年级真实的教学,不在于讲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方法,学生在汲取能量后才能轻松应对中考。</p> <p class="ql-block">  徐进学老师的《大道之行也》,从桃花源的理想社会引入课堂,让我们眼前一亮。从孔子和子游的对话分析了背景,让我们不禁感叹徐老师的眼界。对于课文内容他遵循学生活动为主的原则,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问,互相解决,课文内容很快梳理通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节课的重点放在拓展学生思维上,他提问“孔子的大同世界和春秋时代的社会有什么不同?”进而出示《礼记》选段让学生将春秋乱象和孔子大同世界作对比,学生也理解了孔子对大同世界的美好构想,正是那个时代需要的。他又提到现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是大同世界演变而来,而我们的社会也很需要这样的大同世界作为标准。他的课堂从课内走向课外,这个过程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又听了缪静波老师的讲座,她说“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她给我们讲了集体文本研读,集体教案备写,让我们看到了集体的力量,明白了一群人进步才能走的更远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  周丽萍老师给我们汇报了她的课题研究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语文人的探索精神,她将课题放到课堂当中探索,不断优化思想,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语文人精神。</p><p class="ql-block"> 水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必将研学所获实践课堂,让自己不断成长。</p><p class="ql-block">责编:赵海霞</p><p class="ql-block">终审:党玉龙</p><p class="ql-block">初审:周振婷</p><p class="ql-block">图文:李勃 王宝燕</p>

学生

大同世界

我们

课内

老师

详略

课堂

阿长

论点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