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开远市小学数学杨慧琴名师工作室简报(第30期)

🐳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28日,杨慧琴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集云端,大家一起在线上聆听了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共5个内容:首先由盘龙区新迎三小郭佳和盘龙区东华小学牛欢两位老师带来同课异构《图形的拼组》,其次由西山区书林一小李卓倩和盘龙区青云小学朱丽娟2位老师带来同课异构《圆锥的体积》,最后由著名专家曹培英老师进行课程点评、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br></p> 《图形的拼组——七巧板》郭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佳老师巧用学具,先从认识七巧板的图形组成开始,逐渐过渡到带孩子们在解、拼、摆的游戏氛围中学习图形的拼组知识,并将图形拟人化,用“双胞胎”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孩子们深度理解:虽然都是三角形,大小、形状不一样,在拼摆中所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佳老师的这一堂课授课方式新颖、构思巧妙,她那肯钻研、巧构思的教学探究精神值得我们大家效仿学习,为郭佳老师点赞。</p> 《图形的拼组——七巧板》牛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课是《图形的拼组》同课异构,牛欢老师的教学设计也独具一格,她注重板书生成,关注孩子的思维走向,及时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最高点,在那一刻,将知识最美的一面呈现给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讲述七巧板的来源时,牛老师给孩子们灌输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看着七巧板拼成的新颖图形,孩子们的小眼睛都在闪光,仿佛小相机一般,“咔嚓”、“咔嚓”,记录下数学知识的美。</p> 《圆锥的体积》李卓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课,李卓倩老师出示圆锥图片,提问:“圆锥的体积怎么计算?你能联想到什么方法?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大小有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的三个问题一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个眉头紧锁,思维飞速运转。不一会儿,举手🙋🏻‍♂️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家踊跃发言,课堂氛围犹如平静海面顿时波涛翻涌!</span>这样的高效提问恰恰是数学课堂的精髓啊!由学生说猜想、说方法、说操作,切入学生合作实践,最终自己验证猜想,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的成就和自豪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这一堂课太精彩!</p> 《圆锥的体积》朱丽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老师一开课,课堂导入借简入难、将孩子们带入探究圆锥体积的情景中,在回忆了圆柱体积公式、不规则物体用排水法计算体积等知识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利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圆锥体容器装入</span>沙子或水,再倒入圆柱体中,一次,两次,三次,最终孩子们探究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导入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承旧知、启新知才能将知识串联,孩子们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br></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末,曹老师从教材解析、版本对比、课程对比等方面对4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干货满满,工作室成员们奋笔疾书,学有所获,并立志学有所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非广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满满一天的学习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的学习尽快到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文字编辑:李雪梅</p><p class="ql-block">校对、审核:杨慧琴</p>

圆锥

体积

图形

老师

孩子

郭佳

七巧板

拼组

课堂

杨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