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加来中心学校语文组小课题研究实践课第八次集体备课

丽可

<p class="ql-block">  为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案,探讨出一节实效的读写结合习作研究课,小课题组成员在指导老师陈赛芳副主任的带领下、课题主持人符玲妹老师的组织下,于2023年3月28日在小会议室开展了课题组第八次集体备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内容安排为:</p><p class="ql-block"> 一、主备人陈小敏老师说教案</p><p class="ql-block"> 二、小课题组成员们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三、课题主持人做小结</p> 一、说教案 <p class="ql-block">  陈小敏老师就《北京的春节》写话训练的教案进行思路阐述,让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们了解陈老师的教学思路与设想。</p> 二、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用一生来备好一节课”,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指出了备课的重要性,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春园”道出了集体力量的“美”。</p> <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中大家各抒己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方面做出建议,完善读写交融的习作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林娟老师给出建议:按照课堂时长规划安排,在导入部分要进行整合,删掉与读写无关的环节。提问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快速了解自我任务,要规范提问技巧,如:第三大点第一点是锻炼学生的表达,所以把“你会怎么写呢?”改成“你想到哪些词语?”等。</p> <p class="ql-block">  虞葆月老师提出看法:完善教案流程,添加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更完善、教学更完整,在教学难点中要落实到写作中。在学生表述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多说,如人多的词语、花开放的词语等。</p> <p class="ql-block">  刘汝婷老师给出建议:在导入环节中,也要扣住读写目标,为读写交融做铺垫,因此可以把导入部分的第五点问题改成:“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可以把第五第六大点整合到第四大点“我练写”中,使写评环节一体化。</p> <p class="ql-block">  符丽丽老师提出看法:第一个教学目标与课题组的研究内容、目标无关,是否可以删掉?规范教案提问表达,调整提问语言,让学生明确任务。</p> 三、做小结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小课题组的主持人符玲妹老师针对本次教案做出建议并小结:</p><p class="ql-block"> 1.以课题组研究内容为依托,教案的题目应为《北京的春节》写话训练。</p><p class="ql-block"> 2.按照课题研究模式:导入—读—说—写,可把大标题做适当调整,让教案系统完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成员们讨论剪影</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教”为本,“备”先行,中期起,起新点,汇集体力量,有效备课、打造高效读写课堂,以求真的态度,引领学生们走向写作的诗情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符丽丽</p><p class="ql-block">审核校对:小课题组</p>

备课

教案

课题组

集体

读写

教学

老师

导入

环节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