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各具特色,在于百花齐放。公开课展智慧,交流促成长。3月27日,我校每周一教研开展了对四年级语文刘华老师执教的《铁杵成针》的听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铁杵成针》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后感动于老人铁杵磨针的毅力开始认真读书的故事。本课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言文的学习要以读为本,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彻读,为此准备了四读。一读,读通。使学生能读准字音,解决字词障碍。二读,读懂。能够了解文章大意。三读,读细。理解课文重点内容。四读,读出味儿。初步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教学中,刘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学过的知识理解句子,这一环节,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同时依据学困生的难点句进行释疑,接着刘老师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脉络,起因、经过、结果,最后让学生思考:在我们学习的日子中,遇到想偷懒,想放弃的时候,该怎么做呢?学生在交流中,自己的理解更深了,情感也得到了再一次升华。</p> <p class="ql-block"> 课后,在吕校长的带领下,大家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这是一节完整的实践性课堂,刘教师注重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并强调学习习惯,值得大家学习!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指导朗读,除了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感情、韵味,在阅读中拓展延伸,充分汲取文化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 不论什么科目,我们教师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不论什么样的课堂,我们都不能忘记师者的责任,不忘成长自我,完善自我的目标,前途光明而漫长,教学之路上,,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探索,不断进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