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学新课标明新课堂方向——滨州强课论坛之初中生物学新课标培训及创新实践展评纪实

会飞的雪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顺利实施国家课程,探索基于生物学科的综合化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综合素质,滨州市教育科学院于3月29日举行“滨州强课论坛之初中生物学新课标培训及创新实践展评”活动,阳信县初中生物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各学校骨干教师参会。</p> 创新实践展评篇 <p class="ql-block">我县有四支队伍参加创新实践展评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支展示的队伍是阳信县第二实验中学相谦、刘秀丽老师指导的“探索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p> <p class="ql-block">  第二支展示的队伍是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胡雪芹老师指导的“调查当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的项目化学习报告。</p> <p class="ql-block">  第三支展示的队伍是阳信县实验中学张冬梅、朱抗抗老师指导的设计校园绿化方案“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  第四支展示的队伍是阳信县幸福中学庞婷婷、李梦迪老师指导的“制作可调节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睛健康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参赛选手实验步骤清晰,现象明显,语言描述准确生动。通过本次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p> 优秀课例观摩篇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观摩了三位优秀教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渤海中学陆莹老师执教的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陆老师通过食物腐败过程的视频导入,通过自主复习,等环节如剥茧抽丝搬带领学生把微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沾化区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韩兴军老师执教的《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韩老师以儿童捐肾救母的新闻视频导入新课,通过“我自主,我合作”、“我动脑,我展示”,“我模拟,我总结”、“我梳理,我归纳”等环节将本节课串联起来,自制教具引导学生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学生参与度高,最后呼吁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是博兴县实验中学潘云婧老师执教的《激素调节》。潘老师带领学生做课前律动操,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效导入新课,课上潘老师带领学生探索胰岛素的发现过程、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等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我要当医生”等环节,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形式丰富,训练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30日,王阿陶老师和秦绪琴老师对创新实践活动和三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p> 课标培训篇 <p class="ql-block">市电教馆馆长边清杰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新课标培训报告。</p> <p class="ql-block">  边老师先用“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引入生物学的发展现状,然后从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课程标准的总体介绍,课标的主要变化,教学实施与评价建议与案例等方面对新课标进行细致讲解。</p> <p class="ql-block">  通过聆听边老师的报告,我们对2022新课标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践行建构基于学生感受、质疑和发现的生物新课堂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不管现场的老师还是在校观看直播的老师都积极认真学习,学习热情高涨。</p>

老师

新课标

学生

阳信县

展评

课程标准

创新

生物学

展示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