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到成都的第二天,上午没有出去在民宿休息,一是闺女昨天在地铁换乘的时候把脚崴了,二是我有点水土不服拉肚子,可能是不适应辣的缘故,据说北方来南方的朋友大多有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闺女的脚经过冰敷已经好了很多,我们骑车去“西月城谭豆花”吃午饭,吃饱了才能有力气逛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龙抄手 :强烈推荐龙抄手总店,地址: 成都 市锦江区联升巷(春熙路附近)。因为总店就在地处繁华闹市的春熙路附近,因此这里从早到晚都是人满为患,永远都是排着长队,想要找个座位更是需要“斗智斗勇”。 味道鲜美,量也很大,有朋友到成都可以品尝一下。</p> <p class="ql-block"> 甜水面是他的招牌,看上去都很有食欲!甜水面面比较粗,特别有嚼劲,要把料拌一下吃。甜辣的口感,又有芝麻的香味,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口感。强烈推荐!</p> <p class="ql-block"> 叶儿耙,完全是被名字吸引的,好听的名字不一定好吃,看上去白白糯糯的,味道却不知道如何形容,里面是肥肉,有点腻,虽然爱吃粘食,但这个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 路过熊猫邮局进去买了几张明信片并盖章留作纪念。然后打车去杜甫草堂。</p><p class="ql-block"> “熊猫邮局”并非单纯嵌入“熊猫”元素的普通邮局,他是唯一的、本土的、成都的。“熊猫邮局”拥有全球唯一专属自己的印记———专用日戳和指定邮政编码610088[1]。编码数字除便于记忆外,“88”两个数字加入设计元素,生动地展现了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p><p class="ql-block">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因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大雅堂记》而名,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集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 平和 中国 古典诗歌的发展史。</p><p class="ql-block"> 可惜大雅堂我们没能进去,我们到的时候里面正在拍摄录制节目,有机会再去吧!</p> <p class="ql-block"> 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草堂”二字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p> <p class="ql-block"> 花径。这是我最喜欢拍摄的地方。红墙与绿竹都是我的最爱,也是非常有网红元素的,很多游客,特别是女士特别钟爱这里。因为绿色和红色的颜色冲撞,以及高耸的竹子和低矮的建筑形成的视觉反差,都特别容易出片。喜欢拍照的一定不要错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穿过“花径”走到了盆景园杜甫书法木刻廊,这里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p> <p class="ql-block"> 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内,打造的杜诗书法石刻碑廊、“春夜喜雨园”和杜诗摘句造景等景观,主要展示历代名家创作的杜诗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茅屋。虽然现在的杜甫草堂都是新建,但这其中茅屋仍然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游客来,就是看草堂,那么草堂在哪儿呢?就是这间茅屋。这间茅屋依水而建,周边竹林茂盛,好生幽静。这里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有着浓郁的诗意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一览亭:一座民国时期的四层砖亭。因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得名。一览亭(实应为楼)是王思忠为笃信佛教的老母修建的一座四层佛塔式楼阁,顶楼原贡奉有观音佛龛。</p> <p class="ql-block"> 少陵碑亭:在工部祠的东边,有一个小小的茅亭,就是少陵碑亭了,碑上刻的“少陵草堂”四字,是雍正的弟弟果亲王手笔,没错!就是《甄嬛传》中和甄嬛相恋的果亲王是也~</p> <p class="ql-block"> 浣花祠:又名冀国夫人祠。正厅塑冀国夫人和两仕女像。据传,杜甫离 成都 后,冀国公崔宁将杜甫旧居的一部分辟为别墅让其妻冀国夫人(又称浣花夫人)居住,后冀国夫人舍宅为寺。冀国夫人死后,寺中立专祠并绘像纪念她。祠几经变化,到明末已不存。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建造成如今所见的浣花祠。</p> <p class="ql-block"> 杜甫草堂里的一竹一木,都充满着诗情画意;一屋一人,尽显着文人情怀。我们漫步在草堂里的小径上,欣赏着碧水荡漾、茅屋古朴的典雅景致,也品味追忆诗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和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更加感叹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p> <p class="ql-block"> 从杜甫草堂出来我们打车去寻找美食去。</p> <p class="ql-block"> “不入饕林,焉知川味”,多人眼中堪称成都川菜天花板的餐厅,也是成都旅游必打卡的网红餐厅之一!</p><p class="ql-block"> 要了一个干锅牛蛙,一个炒竹笋,一瓶啤酒,两碗米饭。竹笋很嫩,牛蛙味道鲜美,大堂很大,服务员都是年龄稍大一点的,态度很好。来的时候还有座位,走的时候外面还有很多人在等位,值得再次光顾的餐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