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来到了兴安盟科右中旗,有幸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一名基层干部的身份,作为伟大中国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时至今日,静心回顾,在这半年中,于身、于心,了然为我人生一大越步。基层之路不易,虽艰辛,但无悔!<br>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在基层工作的两年中,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心、用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百姓的问题就是我的工作重心所在,暴雨过后,贫困户家中的房屋是否漏雨?去村部的路有没有被淹没?百姓种的玉米有没有被冲毁?<br> “民之所愿、皆我所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我贯彻不变的工作追求。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是我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工作中,既去到富裕的群众家中去总结经验,也会到贫困、矛盾尖锐的百姓家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只有做到“尊重民愿、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才能确保做出的每项决策,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意愿,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变成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br> 基层经历不仅仅积累经验,更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渠道,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百姓接收新理念、新政策的途径也变得更加多样、速度加快,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基层工作者的思想一定要做到和群众的思维合拍,做一名积极学习、接受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青年基层干部更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反思总结、举一反三,综合运用座谈会、宣讲会、新媒体等多种方法,切实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br>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更要贯彻“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这一理念,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民主治理方法,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细心思考、舍弃浮躁。“群众之事无小事”,坚持以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事情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积极思考,细心而为,既然走到基层,就应该全力而为,舍弃浮躁,不能把基层当做“跳板”,要做到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