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为学之道,需“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题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核心知识的整体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去研读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以主题为单元提炼出核心知识,并把核心知识引领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关键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基于核心知识的整体教学解决了过去学科课程结构体系不清、课程内容零碎、 学习内容零散、教学流程繁琐等问题,打破了课程资源间的界限,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整体性出发,重组教学资源,整体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2021年,栖霞市小学数学团队就在王志进主任的带领下开启了基于核心知识的小学数学整体教学的课题研究。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颇丰。2023年3月29日,在王主任的组织下,栖霞市教研室开展了“基于核心知识的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观摩活动,栖霞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全体参加。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整体教学的示范展示,分享实验教师的研究成果,推动整体教学落地生根,引领教师深挖数学本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实现数学育人价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p> 课堂展示现风采 注重本质,孕育种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为我们展示的是杨绘箐老师的种子课——《玩转图形》。“种子课”是指某一知识体系中的基础课,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点,并能提供该知识发展的节点,是本知识体系的关键课。在本节课中杨老师充分体现了种子课的作用,学生通过在钉子板上操作,不仅探索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同时也发现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这为学生后续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提供迁移、生长的依据。</p> 深耕细作,固土培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林玮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培根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张老师用面积单位这一核心知识统领了整节课的学习。课堂上,张老师巧妙的承接了上节课的知识——图形的变换,引领学生通过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图形变了,但是面积没变,在这种“变”与“不变”中深刻的感悟求图形的面积就是数图形面积单位的个数这一核心知识。整节课紧扣“转化”这一思想方法,通过引入数学文化“以盈补虚”既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又为后续学生探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打下基础。</p> 生长建构,发达根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位出场的是遇芹老师的生长课——《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遇老师以前两节课的知识和活动经验为基础,以“转化”的思想方法为主线,借助预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生长,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轻松的探究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以“真体验”实现数学学习的真生长。</p> 复习巩固,收获果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一节来自贾丽明老师的收获课——《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贾老师首先带领学生系统梳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复习巩固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又通过回顾已学知识中运用“转化”思想的旧知,介绍后续将用“转化”思想学习的新知,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前勾后联,进一步完善、充实知识结构和体系。</p> 说课反思话得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示团队选取了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面积》进行示范展示。精彩的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栖霞市兼职教研员张林玮主任就针对《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合设计作出了分析与说明。《多边形的面积》从属于图形与几何板块中测量与计算分支中的形计算。度量几何中蕴含了以下几个核心知识:1.度量单位的“形”的表达及“量”的累计。面积的度量的本质是对某些平面图形的面制定一个合适的数,可以用“密铺”这个词来表达。也就是用“数”的多少来表达“形”的多少。2.化归思想方法的“类分析”。化归思想在本单元中的体现主要是将复杂的“形”转为简单的“形”也就是以长方形、正方形为基本形,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进行转化。3.“变”与“不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学生在探究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时,虽然形状变了,但是图形的要素、探究的视角是不变的,而且学生也会针对不同的形状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重置图形。这种“变”与“不变”的思维品质就能够推动学生在面对更复杂的图形时仍然能够抓住图形的本质属性进行研究。基于此项研究,展示团队将《多边形的面积》进行单元重组,构建了以:种子课——玩转图形;培根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生长课——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收获课——多边形的面积回顾整理为基本框架的整体教学模式。随后几位授课教师从设计理念、教学环节、练习作业、课后反思等方面依次进行具体说课。</p> 评课议课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说课之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议课。在思维的碰撞中,大家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王主任最后针对每节课作了总评,这于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次评课,更是一种指导,一种交流,一种学习,亦是一种思想上的引领。</p> 主题交流明关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使数学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在课题研究开展之初,王主任就把小学数学内容进行系统、科学、合理地归类,把分散在不同阶段学习的相关内容概括串联起来,以知识结构为分类标准把小学数学划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常见的量、常见的数学符号、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几何公式、概率与统计八个主题。在观摩活动中,各主题负责人重点交流了整体教学教案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问题。通过交流和研讨,各位种子教师对于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分析、如何设计、如何实施、如何评价也逐渐明朗起来。</p> 专家答疑去迷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王主任针对课题研究与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做了指导与总结。与会教师奋笔疾书,认真记录,希望通过王主任的指导将本次活动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与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了王主任的示范引领,才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核心知识和整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们也明确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进行整体教学将成为全体教师今后教学努力和事件的方向。期待栖霞智慧1+3教育集团全体数学教师以此为契机学以致用,积极推进基于核心知识的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