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乌镇

风景这边独好

<p class="ql-block">  乌镇西栅街的风景总是那么地撩人,长长的巷子,让人着实想起了《雨巷》,当今天亲自走过,那又长又窄的深巷,还有青石板铺成的路……只不过,天是阴沉沉的,只落下星星点点的雨之后,再没有下雨,不免有些遗憾!不过,在雨巷里,穿汉服的姑娘有很多,她们或在水边、或渡口、或拱形的石桥上,还有,在深深的巷子里走过。每当她们走过,我总是留意那样的一种眼神——太息的目光!有些是打着油纸伞走过,其实天并没有下雨,也没有阳光照射,我想,她们也是在寻找一种感觉吧!</p><p class="ql-block"> 在西栅街还没有刚进门,门口有几个村民正在修船,闻见一种油油的味道来,看着那木船的底部,我想那是防水用的。在刚进景点大门时,有那么多的乌篷船,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哪一种,横竖在岸边,黑黑的船篷,船里的座位却油光发亮,看得出长期使用过的痕迹。果然,穿过一座染坊后,乌镇西栅街的江南水乡便呈现在眼前,水巷四通八达,娴静的一镇春水,荡漾着乌篷船和游船,也荡漾着我的情绪,乌镇景区的门牌是乌黑的四个大字:乌青毓秀,也应证我对于乌字的理解,乌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在水墨山水画的空间里,屋顶、街道两边的门窗、店铺的门板,包括窗外安放的空调的小木栅栏房子,都是乌青的颜色,而墨的尺度恰到好处,也应该是一种纯朴和返璞归真吧!</p><p class="ql-block"> 有几个游船是有发电机动力的,行走速度也比较快,这种游船船体比较宽大,能坐十人左右的船只,而更多的是人工手摇的撸的乌篷船,这种船晃晃悠悠,古朴而优雅,游人坐在船头欣赏风景,摇撸的在后面,一张一弛的重复着,当船划过岸边的树影,仿佛那船夫摇的不是船,而是时间的节拍,当然,美好的时光应该是一种悠闲自在中度过,而一份视频里回忆也此刻走在了路上。</p><p class="ql-block"> 与西塘不同的是,乌镇西栅街的水巷两边没有可以直通的走廊,许多人家的窗户一开就可以看到水面,两边的门窗相对,不过,水巷设有许多码头和渡口,住户可以通过背对水巷的青石板巷子连接的道路,直接上船。码头有大有小,有的可以仅停一两只船,有的可以停十几只船,而且在镇子的最中央,设有水市,是乘船交易买卖的地方,水市水巷的水面更宽了,而且靠船用的码头更大。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到水上市场的交易,但能从码头和水面的宽度上看出当时的市场繁华景象。</p><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的桥更是一种风景,乌镇也不例外,有道是“小桥流水人家”么。不过西栅街的桥,有大有小,小的小到只用一块小石条,跨过一米宽的房前屋后的水巷,就可以进门了,而大的桥则横跨水巷的两岸,有微微向上长桥,用直立的厚石条做桥墩,在靠近岸边的水域,一边一个,那宽度能容纳下三条船通过,桥面则用长长的厚石条铺盖,两边的栏杆也是石条做的,栏杆造型多样,庄重而美观;而多数的桥是圆拱形的,那圆,圆得纯粹,圆的直接,桥面台阶比较陡峭,也全部是石条铺盖,顶端比较突出,几个人依次爬上顶端,当你是第一个到达顶端时,就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我曾突发奇想,甚至怀疑:那圆形的桥孔,是不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做的?因为,在拍照的时候,整个桥倒映在水中,妥妥的一个大圆环,不错分毫,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的,不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如何把数吨重的石条石板在水乡泽国修成那桥的。</p><p class="ql-block"> 石桥的摆布也恰到好处,在主水巷,圆孔桥一般设在巷子的两端,靠近水市的桥,则为平一些的桥,也许是为了方便把购买来的东西带出去吧,而在深入每家每户的小水巷里的桥,则大多数是圆孔桥,连接着两端的往来,也便于船从桥底下穿过。其实,在每一家的门口都有泊船的地方,船停靠之后,顺着台阶可以回到家里。西栅街的桥数不胜数,有水的地方就有,有巷子的地方就有,而水和巷子不知道有多少条?站在桥面上,可以揽尽水巷前后左右的风景,站在其上,岸和家,桥和影,灵动而有生机,我想,这也许是乌镇的灵魂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在乌镇,不能不说香樟树。高大粗壮的香樟树在乌镇每一个渡口和码头几乎都有,有的五六十年的树龄,最大的已经八十年树龄,因为是清明节前,香樟树新叶子刚上来,火红的老叶子才慢慢褪去,慢慢悠悠飘下来,落到眼前,有时候不知不觉地落在了你的身上,让人仿佛置身在秋天一般。西栅街的香樟树十分繁茂,有些直来直去,伸展着枝条,覆盖着屋顶,有的探出身子张望,像是在等着一条乌篷船上人,有的干脆贴近水面,像是在亲吻的恋人,有的小一些的水巷,左右两端的香樟树枝叶繁茂,相互伸出手来,像是手牵手的兄弟姐妹,这时候站在桥面,水巷、两岸的木屋、桥的倒影相映成趣,绿掩映水,水倒映着绿,灵动而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爬山虎和何首乌不得不说了。有的爬漫了整个屋子,有的顺树而上,成为一道绿色的屏障。不过,遗憾的是,才到清明节前后,爬山虎和何首乌,才刚刚发芽。</p><p class="ql-block"> 乌镇西栅街的乌和青是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其中的韵味要慢慢品味,就像是每一条水巷,每一座桥,每一棵树,每一条船,每一个青石板巷子一样,都各有各的的故事,而镇子里的客栈,就专门为宁静致远而建,那香甜的竹筒黑米糕,专门为诱惑吃货而产。多想多住几天,享受那一份纯正和毓秀之美,等爬山虎和何首乌慢慢攀上屋顶,也等着心中的牵挂越来越多,越来越靠近,就像这水巷的网格,通向深处的角落,你的一个太息的眼神我懂,哪怕,这雨巷再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