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推门课探实情,点拨思想促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为了了解最真实的原始课堂,发现问题并帮助老师们的解决问题,更好的指导老师们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2023年3月25日,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盘龙区教研员郭文林老师一大早就莅临我校进行了推门听课活动,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了解老师,对物理组开展教学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 本次推门课主要听取了4节习题课,并从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给出了建设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听了刘俊老师作业讲评课课,以机械部分中杠杆和滑轮为复习要点,梳理知识和易错点,又给学生讲解对应习题以回忆知识,修改学生错误观念和错误解法,达到复习和知识矫正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听取了王远漾考试八年级的《空气的力量》第二课时,王老师从受力分析角度带领学生分析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大气压强等于760mm水银柱压强;2.试管倾斜变粗变细高度差为什么不变;3.混有空气,水银柱高度差为什么会降低。</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听取了杨飞老师试卷讲解课,杨老师针对周测中班级出现的易错题、概念混淆题、难题进行了重点讲解。</p> <p class="ql-block"> 第五节听取了潘晨老师的浮力压强的综合习题课,潘老师课前认真批改作业后,找出几种典型错误做法,带着学生一起去找失分点,请相关同学来说自己错误的原因,让同学给出正确的作答格式和方方法。典型题目,又带领学生一起列方程,强化列方程的思想在物理题目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课后评课环节郭老师对上课的四位老师给与一定认可,但也指出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指出刘老师本堂课还有一些可以优化的点,知识复习不建议见子打子,不然会略显凌乱,而可以从较小的一个点进行衍生拓展,做到把一系列关键知识点均串联起来,逻辑性更强;应该把杠杆和滑轮当做两个系列进行讲授,不然每个知识点均讲授不到位,犯了蜻蜓点水的错误。王老师教学素养高,注重学生思维培养,能让学自己描摹应用,有一定的落点,但是放手仍不够,板书太过随意,严谨的教学应该漂亮的板书设计。杨老师的试卷讲评课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郭老师指出试卷讲评课教师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准确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面的缺陷,试卷讲评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个重新整理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借题发挥,类比延伸,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理清相关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p> <p class="ql-block">二、 深度分析思得失 凝心聚力谋提质</p> <p class="ql-block"> 深度地分析思考才能总结得失,凝心聚力方能更好地同谋发展,提质增效。下午14:00,盘龙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会继续在师大实验昆明湖校区报告厅举行。郭文林老从命题说明、试卷特点、成绩解读、工作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全区整体质量分析。</p> <p class="ql-block"> 会议伊始,郭文林老师就此次考试做了试题说明,本次考试回归课标和教材,注重基础,关注学生,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注重与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相联系,重视实验技能,强调实验与思维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与此同时,郭老师又着重强调了新中考从考试方法、分值、各小题试题结构的变化,以便于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调整备考策略。</p> <p class="ql-block"> 随后,郭老师对试卷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试题难度、区分度指标、合格率和低分率分布情况,全区各分数段人数占比等非常细致的学情,并通过试卷中难度较高的题目和学生完成度相对较低的题目总结出学生存在的薄弱问题:1.物理概念、现象、规律理解混淆,基础知识不牢固;2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读死书现象严重,变通能力差3.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迁移灵活运用能力弱。针对以上问题,郭老师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先生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接知如接枝”。其实接受知识就如同嫁接一样,必须有经验里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经验才能接上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物理规律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概括。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求知热情。</p> <p class="ql-block"> 最后,郭老师分享了曹则贤院士的一段演讲视频和全区优秀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向我们传达作为一名物理人,一名引路人,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快乐,并享受学习探究的过程。我们可通过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以及对物理现象或生动形象的解释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物理非常有意思,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学的进步史也正是人类进步史,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对已完成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指导,通过郭老师的分析与指导,我们组老师们获益匪浅,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定能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理念,在反思中改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排版制作:邓绍舜</p><p class="ql-block">文编: 赵小倩</p><p class="ql-block">审稿: 王远漾</p><p class="ql-block">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昆明湖校区</p><p class="ql-block">物理教研组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