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3.29</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沙池</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孙文霄</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李雪婷</p><p class="ql-block">观察背景:我注意到孙文霄前几次就有过烤鱼的经验</p> 烤鱼 <p class="ql-block">当我开始观察的时候,孙文霄已经“烤”好一条鱼了,只见她在地上支好烧烤架,正拿着一条大大的八爪鱼准备烤呢,架子是用三条鱼形的积木插起来的,看起来很牢固</p> <p class="ql-block">她把鱼放在烧烤架上用手撒了一些调料,转身对后边拿着小筛子的洪嘉怡说:“我可以以用一下吗?”洪嘉怡没有答应,于是孙文霄继续用手给鱼撒调料,她很细心,把每个边边角角都照顾到了。撒完调料,她站起来大声询问:“大盘子呢?我的大盘子呢?”没有人回应她</p> <p class="ql-block">这时洪嘉怡注意到了孙文霄正在烤鱼,她说:“我来给你撒点香油”,孙文霄:“好的,再给我加点糖果”,洪嘉怡一铲一铲的加调料:“糖、盐”,孙文霄:“还要再加点调料呢”,她不停的用手给鱼撒上调料,在一旁做蛋糕的吴梦依也来了,“我来给你加点糖”孙文霄说:“给我加点糖果,还有冰糖葫芦呢”“记得加点调料哦”</p> <p class="ql-block">孙文霄转身发现一块木板,她用木板在空地上铲,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挖一个坑,然后弄一个烧烤鱼呢”,“烧烤鱼就是挖几个坑,然后加点调料呢,”她继续重复用木板挖坑的动作持续了将近一分钟,然后她在“坑”的上面放了一个筛子充当烤架,把刚才那条小鱼挪到这里来:“把鱼再烤一下就熟了”,这里应该是第二次加工烤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旁边的赵紫伊主动靠近:“我来帮你吧”,她拿着铲子给鱼撒了满满两铲子调料,对着孙文霄说“我来帮你,行吗?”,孙文霄笑着没有说话,而是用手把筛子旁边的沙子用手压实。随即赵紫伊被小伙伴叫走了,又剩下了孙文霄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孙文霄又回到八爪鱼的烤架旁,她把八爪鱼从烤架上挪到一个大筛子的上边,又继续撒调料。接着她拿了一根水桶上的提手埋在沙子里,我以为她有什么特别的用处,问她这是什么呀,她回答我:“这不是桶上提的那个吗”,说着又把它从沙子里拿出来扔在了一边</p> <p class="ql-block">她来到第二次加工烤鱼的地方,用木板挖坑,重复持续了一分多钟,然后把八爪鱼换了一个新地方,还是同样的把筛子垫在下面,把鱼放在上边,再撒调料重复持续一分钟半,她说:“我再去找一条小鱼”</p> <p class="ql-block">孙文霄拿来一条新的小鱼,把它放在三条鱼的那个支架上,这次她换了一个撒调料的方法——用筛子筛,她发现这样撒出来的调料大小会更加均匀</p> <p class="ql-block">随后孙文霄把刚才的小鱼也放到第二次加工的地方,这样经过忙碌的一段时间过后,两条鱼终于烤好咯。这时于为霖来了,他想向孙文霄借走八爪鱼,孙文霄:“那边还有呢,那边还有鱼,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鱼,你可以去那边看看”,于为霖:“我不要那个鱼,我想要一个八爪鱼”,孙文霄:“可是我还要烤呢,你和我一起来烤行吗?”于为霖没有同意:“我和季金诺、吴梦依烤去”,孙文霄答应了他,“好的,还给我呀要记得”。于为霖搬走了八爪鱼,孙文霄继续摆弄那条小鱼,我提出建议: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啊,她听取了我的建议去找于为霖一起烤鱼</p> <p class="ql-block">孙文霄来了以后,就忘记了自己是来烤鱼的这件事情,而是加入了季金诺寻找宝石的行列,于为霖独自制作了烤鱼</p> <p class="ql-block">当天还有几组小朋友也在烤鱼</p> 幼儿表征 <p class="ql-block">孙文霄的口头表征能力很强,但是绘画表征比较抽象一些,她总是说我不会画,而于为霖不管是语言表征还是绘画表征都很清晰明白</p> 幼儿行为分析 <p class="ql-block">幼儿在游戏中,主题更换频繁,有两个原因(1)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不容易坚持,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2)好模仿,幼儿容易被同伴的游戏内容吸引,转而更换游戏主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游戏过程中,孙文霄一直在说加点调料,说明幼儿有这方面的经验,看过大人做或者是自己帮着大人做过,幼儿的社会性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孙文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有很多重复的动作,比如撒调料、用木板挖坑,次数多并且持续时间长。重复性行为是小班幼儿的一个年龄特点,幼儿虽然在重复游戏情节,但是幼儿的材料使用变化了,从用手撒调料到用筛子撒调料,幼儿获得了很多新的经验。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这种重复游戏的特点,并且在不断的重复中提供必要的材料和环境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在不断的重复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p> <p class="ql-block">现在班内有一部分幼儿来到沙池后会进行烤鱼的游戏,隔壁小一班也是如此,这和投放的材料有一定关系,除了此类材料教师还可以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低结构材料,如小球、小木棍、树叶、瓶盖、食品模具、小盒子、易拉罐等,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中以物代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引发幼儿更多的游戏内容。</p><p class="ql-block">再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如,参观冷饮店、烘焙店,观看相关视频等)为幼儿提供观察、学习或实际体验各类角色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性质、内容和特点,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的角色游戏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李雪婷</p><p class="ql-block">审核:林菲 葛建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