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怎么样旅行? <p class="ql-block">表面上看,是一场从日本的南部一路向北、最后到达女主的故乡,也就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受灾最严重地方之一的岩手县的“关闭往门”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容我解释一下,“关闭往门”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在这一部动漫的设计里,有一种叫做“蚓厄”的神秘力量会通过全国各地一些废弃场所的“往门”侵入现实世界。从而引发大地震,给日本带来灾难。</p><p class="ql-block">但是一般情况下,“蚓厄”被两块“要石”镇住的。</p><p class="ql-block">然而女主角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拔出了其中一块要石。要石变成一只猫,开始在全国“流窜作案”——不断打开往门。所以女主角铃芽跟身为闭门师的男主角,开启了一场关门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很多人将这部电影解读为<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铃芽的自我救赎之旅。</b></p><p class="ql-block">因为铃芽的母亲在她4岁的时候死于311大地震。此后被姨妈收养,与姨妈生活在一起。母亲的离世对铃芽造成了很大的心灵创伤,而姨妈一直未婚也给她造成了心理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一次次地找到门、再关上门,最后到达当年母亲去世的地方,再一次见到小时候刚刚失去妈妈的自己,与自己达成和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地震多发的日本来说,这部电影确实能抚慰日本人,也能引起日本人的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其中有一个情节设计是:</p><p class="ql-block">男主角在用钥匙关上门(封印门)之前,不仅要念一段咒语。</p><p class="ql-block">更为关键的是,大脑里一定要观想出此处在灾难发生之前、没有变成废墟之前人们的热闹、温馨日常生活情景。咒语和脑海里浮现的情形的结合,才能成功把门封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这个设计的理解是:</p><p class="ql-block"><b>那些废弃的空间、那些逝去的生命,都是值得被缅怀的。正因为生命的无常,我们才更需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p class="ql-block">看完电影,看到大家纷纷说流泪和感动,我瞬间感到一阵恐慌:</p><p class="ql-block">难道我真的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吗?为什么我完全无法产生共鸣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确实,像地震这样突如其来的天灾,我没有经历过。我也有最爱的亲人离世,但是那时的我不是一个4岁的小女孩,也早已经懂得“死亡必将到来”。所以不存在受到伤害,也就不需要得到救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仅仅如此,我就可以对别人的伤痛无动于衷吗?</p><p class="ql-block">仔细一想,不对啊。</p><p class="ql-block">我在面对具体的正在痛苦的人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啊。</p><p class="ql-block">当我观看是枝裕和导演的《无人知晓》的时候,也是难受到窒息的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无意把责任往新海诚导演身上推,但是这部电影确实没有打动我,哪怕一丝一毫。我不想只是不负责任地丢出一个主观的感受,因此我要去找出其中的缘由。</p><p class="ql-block"><br></p> 打酱油的配角们 <p class="ql-block">配角的戏份没有主角多,但是不意味着配角就是不重要的。没有配角,“主角”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这部动漫里,配角不算少,但是无论男女老少,他们在我的大脑里都无法留下深刻印象,<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因为他们的人设千篇一律,没有特色和个性。</b></p><p class="ql-block">我来列举一下:</p><p class="ql-block">铃芽的同学、铃芽的姨妈和爱慕姨妈的男同事、第二站爱媛县的跟铃芽差不多年纪的女高中生、去往第三站神户途中遇见的养育两孩子的小酒馆老板娘、在东京男主公寓遇到的男主的好朋友、男主躺在病床上的爷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配角的作用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分别是:衬托铃芽的特殊之处——铃芽的同学全都看不见赤红的蚓厄;收留铃芽、提供食宿、伙食和干净的衣服;搭载铃芽前往神户、提供住所;开车送铃芽去最后一站;指引铃芽如何救孙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了吗?</p><p class="ql-block">清一色的好人啊。友善、无私。</p><p class="ql-block">更要命的是,面对举止怪异的铃芽,他们全都没有起疑心,甚至连八卦之心都没有。只是提供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禁怀疑日本真的是一个如此包容的社会吗?我也不禁怀疑在面对可疑陌生人时心胸狭窄地产生猜疑的就只有我自己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言归正传,<b>如果这些配角跟主角铃芽没有起任何冲突,那么也就意味着铃芽在旅途之中,一直处于舒适区,不存在任何思想上的转变和灵魂深处的革命。那么这些配角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导演送给主角的道具吗?也就是工具人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哦,我想到了,还有一个作用:促进男女主角的感情升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这部动漫截然相反的,是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想必锅炉爷爷、小煤球、汤婆婆、钱婆婆、无脸怪,还有巨婴……这些角色,你也有很难忘怀吧?这就是一种对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关于最大打酱油者——男主躺在病床的爷爷</p><p class="ql-block">爷爷成了纯工具人——指引铃芽回到出生地。</p><p class="ql-block">就是在铃芽的出生地岩手县,4岁的铃芽曾经无意中打开过“往门”。铃芽需要回到那里,从源头上遏制“蚓厄”。</p><p class="ql-block">我以为爷爷的出现,会揭秘更多关于他们闭门师家族的密事,或者关于往门、蚓厄、要石等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结果,铃芽得到指引后,再也没有向观众交代爷爷的后续了……连爷爷是否出院了都无法得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副主角——猫也打酱油</p><p class="ql-block">在东京,猫再次打开往门。东京即将陷入大灾难。这时候,铃芽不得不面临在几百万人死亡和牺牲男主(将男主作为“要石”插入)之间做抉择。铃芽当然只能选择后者。</p><p class="ql-block">所以后面的剧情,理所当然地变成了铃芽要将男主变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可问题是,男主变回来的话,那么谁来充当“要石”呢?这个根本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就意味着总有人要牺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正最后男主变回来了,猫又变回去当要石了……</p><p class="ql-block">那么猫在最开始是如何变成要石的?不知道。</p><p class="ql-block">猫对铃芽的情感来自何方?不知道。</p><p class="ql-block">猫为什么突然愿意牺牲自己?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凭什么猫这一番性质恶劣的恶作剧(每次打开往门都意味着无数生命丧生)可以因它的萌以及最后甘愿变回要石而被轻易洗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只猫,莫名其妙地来,又莫名其妙地走……我不明白的地方太多了。</p><p class="ql-block"><br></p> 女主无法代表大部分人 <p class="ql-block">每一次大的灾难来临,丧命的都是普通人。也就是说, 需要救赎的是普通大众。而女主铃芽却并不普通,她无法代表普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没有爱情就无法完成救赎吗?</p><p class="ql-block">故事一开始,铃芽被男主问路,她被男主的颜值所吸引。有一见钟情之嫌。</p><p class="ql-block">她在奔向村后面已经废弃的温泉度假村找他时,没有任何犹豫。不需要任何心理建设。</p><p class="ql-block">这是不正常的。从同学口中得知,废弃之后的村子是几乎没有人前往的,窗口还设立了“禁止进入”的标识。</p><p class="ql-block">我想,换做一个普通人,在进入废弃的村子之前,而且是去找一个陌生人,是需要巨大勇气的。</p><p class="ql-block">可以说,铃芽是主动卷入其中的。而为了给这个主动一个强有力的说服力,编剧安排了颜值高的男主出场。使这场救赎大戏安插在莫名其妙的男女情爱之中。“一切为了爱”,“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这个已经被用烂了的梗,引起我的无限反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其说,铃芽要救赎自己,不如说她是恋爱脑。推动情节发展的,并不是铃芽的痛苦(压根也没有看出她痛苦)。她只是无意之中因为爱情卷入其中,然后被推着向前。如果一定要给她找一个动力,那么这个动力就是对男主的感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铃芽的特殊</p><p class="ql-block">铃芽进入之后,就立马拥有了超能力:赤红的“蚓厄”从门里向天空喷发,“蚓厄”从空中落到地面之后就会发生地震。但是除了男主和男主的爷爷,包括那两颗要石,其他人都无法看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硬要给这个超能力一个理由,我只能想到两个:一个是小时候铃芽进入过往门;一个是她拔出来要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两个理由,都非常扯淡。</p><p class="ql-block">第一个理由,编剧在后面也没有交代铃芽小时候凭什么能够进入。</p><p class="ql-block">而第二个理由,“拔出要石”是情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这个第一推动力,居然是建立在偶然的基础上。如果铃芽没有拔出来呢?那这个故事不就直接终止在前面10分钟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普通人到底如何在灾难后得到心灵治愈呢?</p><p class="ql-block">普通人除了在梦境与那些离世的人相遇,别无他法。他们不可能像铃芽一样有这般灵异的体验,不可能让现在的自己遇见当年刚刚受到伤害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编剧并没有给出一个正儿八经的方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吧,这是一部动漫,我不该较真。</p><p class="ql-block">但问题是,就算在动漫的语境里,我也无法从铃芽“一次一次顺利关门”这个过程推导出“被救赎”这个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最后,铃芽对小时候的自己说:</p><p class="ql-block">“不管你现在多么悲伤,铃芽以后都会好好长成大人哦。所以别再担心了。未来并不可怕。你以后还会喜欢上某个人,你还会遇到很多非常喜欢你的人。虽然现在你觉得世界一片黑暗,但是黎明终将到来,你会在阳光之下长大成人。未来一定是这样的。因为那已经是注定好的事了。”</p><p class="ql-block">最后铃芽又一副大彻大悟的样子对男主说:“我一直以来都给忘记了,最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全部得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观众,我很懵。</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就像一个人在做一道复杂的解答题,他确实把步骤写了一整面的试卷,最后甚至确实得出了一个正确答案。然而这个步骤跟过程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b>这就是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 这部电影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吗? <p class="ql-block">1、从立意上讲,我觉得这部电影是非常好的。</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如何面对创伤?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并不少,疫情、地震、洪灾、龙卷风、海啸、车祸、枪击案……“生离死别”是一个永恒的议题。</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如何接纳另一个人的善意/恶意?姨妈对铃芽无微不至的爱让铃芽感到有压力。在当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年幼的子女如何与继父继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立意只能通过情节来表达。所以情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就在于——情节单一。简直可以说是没有情节。</p><p class="ql-block">大概十几分钟之后,观众们就都会明白,后面的情节走向:铃芽在关上村子后面废弃的温泉度假村的往门后,接下来的情节就是和男主一起去日本其它地方关门,直到捉住变成了猫的要石,彻底封印住这些往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不得不讲,我看的时候如坐针毡。因为电影为表达和丰满立意而设计的所有情节,都缺乏说服力。前面的两个议题,一个都没有讲清楚。</p><p class="ql-block"><br></p> 解决议题的硬伤 <p class="ql-block">1、猫的步伐太快了,所以情节的发展速度也很快: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地方赶往另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是的,一切都发展的太快。从开始到结束,可能一周的时间都不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伤痛真的可以如此轻易被治愈吗?自我和解和自我救赎真的可以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吗?</p><p class="ql-block">铃芽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只有一路上无私帮助她的人。这些路途上陆续出现的人物,到底对推动情节以及对于铃芽的反思和成长有什么作用?我没有看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记得电影《三块广告牌》和《海边的曼彻斯特》吗?</p><p class="ql-block">一位是失去女儿后为找出凶手而疯狂的母亲,一位是在火灾中失去了妻儿从此陷入忧伤无法自拔的父亲。<b>直到影片的最后他们也没彻底跟自己和解,并且整个过程都充满痛苦、压抑和阻力。</b></p><p class="ql-block">这才是现实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铃芽带着变成了椅子的男主跟着猫跑出家门之后,留下无限担心的姨妈。姨妈只能不断短信轰炸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为讽刺的一点是,姨妈赶到了东京,找到了铃芽。并陪着铃芽去往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中途,两人之间有过一次短暂的冲突:姨妈喊出了自己收养她的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这一次姨妈的歇斯底里是突如其来的,和解也是突如其来的。就凭借着一分钟的爆发,两个人就完成了和解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感到最讽刺的是:</p><p class="ql-block">铃芽认为姨妈付出太多,她想解放姨妈。然而最后还是姨妈放下了工作,千里迢迢来找她。最后一站也还是由姨妈陪同前往。<b>这一次的完成和解使用的仍然是“沉甸甸的爱”的方式。</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有意思的一些地方 <p class="ql-block">1、“猫把男主变成了椅子”,我的这个描述并不准确。这把黄色的儿童椅一直是铃芽的所有物,男主受到猫的诅咒之后,附身到这把椅子里了。</p><p class="ql-block">所以全程是猫在前面跑,铃芽带着椅子在后面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把椅子的特殊之处是,现在附身于椅子里的男主是铃芽现在最在意的。而这把椅子本身,是铃芽已经离世的妈妈曾经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铃芽曾经最爱的物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设计真的很好。因为我们的爱确实就深藏于日常的这些小物件里。《红楼梦》里贾宝玉送给林黛玉旧帕子,也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这一趟旅程从九州宫崎(铃芽现居地)出发,经过了四国的爱媛县、关西的神户、男主生活的东京,最后回到了在日本东北部的铃芽的故乡岩手县。</p><p class="ql-block">据网上的说法,这几个地点,都曾经发生过地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忘却灾难,不能忘却的理由是:记住身为人类,真的很渺小。对任何人和事,都抱着敬畏之心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我冷漠地看完。却又忍不住为自己的冷漠自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