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展风采,同台竞技共成长——官店镇竹元中心小学3月“创新课堂”展示课

舒梅

<p class="ql-block">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必有收获.为了持续推进“双减”政策、推进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根据我校实际,在创新学习的基础上,建始县官店镇竹元中心小学如期举行人人上好一节创新课堂展示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舒梅老师讲的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在教学时想、动转换。探究口算方法时,先让学生静静的思考,再2人小组交流;练习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说算法。使学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静后动,动静转换,让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1、在时间的调配上稍微有一点欠缺。</p><p class="ql-block">2、课堂上表情可以再丰富些,语言还不够抑扬顿挫,有时语速较快。</p><p class="ql-block">3、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讲、听训练。如:发言人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声音要响亮等;倾听者要关注发言人,听清别人说了什么等。</p> <p class="ql-block">  田福老师教授的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讲解比较细致,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是在教学时评价不够。</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至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做出正确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  周聘老师教学的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重视引导学生在一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 ,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课堂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单,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汪应喜老师教授的三年级英语B《Let's talk》以趣味教学为主, 游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前前后后, 学生从兴奋的 状态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然后在兴奋的状态中结束新课。 整堂课让学生有一 种不想下课的心情,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做游戏过程中,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真正达到了 玩中学, 学中乐, 乐中用 的最佳境界。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读的太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注重读,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教读,学生教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扮演,其次在教的过程中,学生对中国China的发音有点问题,未及时更正,下次注意</p> <p class="ql-block">  谭玉娥老师教授的一年级语文《猜字谜》</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1、课前导入不够精彩,设置的谜语过难,致使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没有引导学生的共鸣。2、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高,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活跃程度较低。3、课件可以增加图片类标识帮助学生对谜面加深理解。4、课堂时常设计合理,内容讲解合理。总体来说,课前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该阶段的接受能力,没有做好课前备课,以至于课堂效果不是很理想。</p> <p class="ql-block">  李文杰老师教授的一年级数学《十几减5、4、3、2》较上学期比有很大进步,上课后他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主性。</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式教学中,我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p> <p class="ql-block"> 王雪老师教授的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由问题入手,将主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抛给学生后,让学生去找,小组合作去琢磨,然后带着他们体会,教给他们联系上下文学习的方法,真的不用怕学生读不出、找不到,课堂上学生的滔滔不绝让我们见识到了学生们知识面之广、思维能力之强。</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对学生的评价过少,没有运用启发式学习,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p><p class="ql-block"> 针对以上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吝惜自己对学生的评价,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会使表达不到位的同学声音大起来。</p> <p class="ql-block"> 梅光国老师在教学的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经历猜想、操作、 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 </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我从圆柱模型拼成长方体入手, 强调它们是等底等高长方体。 由长方体体积公式 V=Sh,猜想圆柱的 体积公式。再通过学生的具体实际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从而探索出 圆柱体积公式, 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与圆柱体积计算 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何艳翠老师教授的三年级语文《荷花》</p><p class="ql-block"> 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荷花》教学反思在上课的途中由于紧张,没有将自己提前想好的教学程序按照预想的效果完成,在进入下一个教学程序时又想起了上一个教学程序还差一点完成,以至于课堂语速较快。</p> <p class="ql-block"> 撰稿人:舒梅</p><p class="ql-block"> 审核人:梅勇</p>

学生

教学

课堂

反思

老师

圆柱

学习

探究

数学

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