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中有学,学而乐数

东城镇中心小学&叶小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东城镇中心小学数学科组公开课活动小记</b></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木棉花开。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效,不断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2023年3月东城镇中心小学数学科组举行公开课比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谢绍珍老师讲授的《圆柱的认识》这节课,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开始,采用一线段、一长方形旋转成什么图形入手,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同时,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用“看一看”、“摸一摸”、“议一议”、“比一比”、“剪一剪”等几个活动连接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陈丽燕老师的《圆锥的体积》这节课,则以试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再以例题、练习加以理解巩固。</p> <p class="ql-block">  总之,六年级的两位老师都能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到了充分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缪定霞老师这节课以一个生动的视频让学生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并且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整个过程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nbsp;</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冯玉璇老师这节课开始从6个小点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到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最后到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了3÷4的算理,冯老师用课件演示两种不同的分法,让学生明白了一个分数有两种表示的意义,并能从问题切入,充分感知分数与除法的联系,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陈凤华老师执教《鸡兔同笼》一课,陈老师从动物和儿歌引入本课,引导学生对比动物脚的数量,找到规律,结合《孙子算经》记载,引出鸡兔同笼的问题。从例题简单的数字入手,通过审题、猜测、统计进行列表学习,引导学生在表格里找规律,懂算理,利用画图展示,感受假设法的运用,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中,陈老师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去回答问题,让学生完整表达意思,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梁小玲老师执教的是《三角形的特性》一课,由学生感兴趣的摸箱游戏入手,引出三角形的特征,再触摸三角尺巩固三角形的特征。利用三角形的边和动态呈现三角形的“围”成,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画高的教学,梁老师采取展示画高步骤,学生读教师画,学生画再分享的方法去突破重点,最后设计游戏练习去巩固学习。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练习有梯度,教学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叶小玲老师讲授的是《年、月、日》这节课,她利用上学期学的常用的时间单位,从学生熟知的时间单位入手,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接着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年历中,独立思考,在合作讨论交流中观察、发现、探索规律,从而让学生认识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和特殊月以及了解它们之间关系,并利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总之,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主动去发现新知,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教学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梁荣转老师讲授的是《面积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作品栏中直接展示封闭图形,让学生明白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通过老师谈话引导: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面?</span>结合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具体事例,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使学生明白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然后在比较两个面积大小的实际操作中,让学生独立操作、观察、比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陈务灵老师执教的《整理与复习》,在以拯救狐尼克的故事情节下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一)的所有知识:明白什么是平均分,每个平均分都有一个相应的除法算式,在计算除法的结果时,我们会用到乘法口诀进行求商,而所学的除法算式,又是为了解决我们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本节课的课堂结构完整,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气氛融洽和谐,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陈老师的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适中,且在训练中让学生抓住关键这点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甘雪老师这节课是针对低年级的年龄特点而创设了和喜洋洋一家做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加深理解并掌握如何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教导处及评委老师对本次比赛活动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以下为颁奖情况。</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不但为我校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成长,提高我们数学科组的教学质量。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今后,东城镇中心小学数学科组的全体老师定能在教学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p> <p class="ql-block">图文:数学科组</p><p class="ql-block">编辑:叶小玲</p><p class="ql-block">审核:李丽梅</p><p class="ql-block">终审:谭国振</p>

学生

老师

这节

数学科

学习

教学

三角形

除法

理解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