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4年7月我去台湾自由行,走的是小三通线路,即从厦门乘船到金门,然后乘飞机直飞台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台南距福建仅为130公里,</span>感觉就是飞机刚爬高升空,平飞一会就开始下降滑行,降落在台南机场。</p> <p class="ql-block"> <b>印象台南</b></p><p class="ql-block"> 台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从荷兰人侵占台湾在此建“普罗民遮城”,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此设“承天府”。台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台南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登陆点,设府治理台湾的行政中心,有许多郑成功的纪念遗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台南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各种古迹,寺庙保存的完好,</span>因此成为“世界历史都市联盟”的成员。</p><p class="ql-block"> 到达台南已是傍晚,吃过晚饭上街蹓跶,随手拍了几张台南夜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b> 台南文昌阁(赤嵌楼内)</b></p> <p class="ql-block"> 早晨起来沿街跑步,一座座牌坊,庙宇,古街,古厝迎面而来,让你感受台南这座古色古香的城市,处处飘逸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和台东市场相比,台南早市更具特色,肉魚禽蛋种类齐全,各种手工制作糕点,豆制品,腌制品,特色小吃和鲜花水果琳琅满目,种类繁多。</p> <p class="ql-block"> 赤嵌楼位于台南市民族路,原为荷兰人所建。也称红毛楼或称番仔楼。清代已倾圯,仅留部分残迹。后来在原址之上兴建中式祠庙,是台南最为代表性的名胜。</p> <p class="ql-block"> 在赤崁楼南面墙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开的九座赑屃(bì xì)御碑——“御制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记事语之满(汉)文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乾隆亲撰旌表平定林爽文之乱的御碑。</span></p> <p class="ql-block"> 九座赑屃御碑中乾隆亲自写了五篇诗文纪念这件事,其中四座全刻满文,四座全刻汉文,一座满汉文合刻。</p> <p class="ql-block"> <b> 瓶形门洞</b></p><p class="ql-block"> 位于海神庙后墙,寓有“平安”之意。门楣上的玉兔蕉叶图案,即以蕉叶凤木象征东方,白兔代表月亮,象征玉兔东升,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b> 赤嵌楼后花园魚池</b></p> <p class="ql-block"> 安平古堡位于台南国胜路,荷兰人占据台湾时期,为拓展远东贸易所辟建,故又名“红毛城”或“番仔城”,为台湾最早的一座城堡。</p> <p class="ql-block"><b> 安平古堡旧址</b></p> <p class="ql-block"> 南城壁遗迹。墙上古榕气根盘踞,老髯长须,古意盎然;园区内史迹浮雕十景,斑斑史迹如扇面迂曲折罗列眼际,现已规划为古壁史迹公园。</p> <p class="ql-block"> 郑成功纪成功纪念公园位于台南市土城圣母庙西侧,土城居民为纪念郑成功在此登陆而设立。公园内塑立着“民族英雄郑成功鹿耳门登陆纪念碑‘’和郑成功铜像。</p> <p class="ql-block"><b> 台南土城圣母庙</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安平古堡眺望台南市区</b></p> <p class="ql-block"> <b>台南明延平郡王祠</b></p><p class="ql-block"> 延平郡王祠又名郑成功庙,位于台南中西区开山路,为清朝最早的官祀郑成功纪念祠。</p> <p class="ql-block"> 祠庙的本体是三进合院类型,座西朝东,由山门、正殿、后殿与两侧厢房组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延平郡王祠山门</span></p> <p class="ql-block"><b> 延平郡王祠正门</b></p> <p class="ql-block"><b> 延平郡王祠正殿</b></p> <p class="ql-block"><b> 正殿内贡奉的郑成功坐像</b></p> <p class="ql-block"> 郡王祠后院是小桥流水的花园,一条青龙浮出水面,口中的啧泉直射圆球,颇有趣味。</p> <p class="ql-block"> 郡王祠内一座巨大的石质鼎炉</p> <p class="ql-block"> <b>印象中台禅寺</b></p><p class="ql-block"> 中台禅寺在南投县埔里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之中,于1994年创建。禅寺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特色,巍峨耸立,尉为壮观。<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远远望去,就可以看到笔直高耸的金色宝塔,在阳光下闪耀烁烁,是佛教建筑的一大巨作。</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台禅寺整体建筑外观以佛塔的外型,七佛塔建构于禅寺中心,佛塔中有佛塔,形成 “ 塔中塔 ” 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一层为四大天王殿,有四尊高达12米的天王塑像。每一尊都有正面和侧面三种不同表情,气势威严,威震四方。</p> <p class="ql-block"><b> 二层大雄宝殿贡奉的释迦摩尼佛</b></p> <p class="ql-block"><b> 两边为达摩大师坐像</b></p> <p class="ql-block"><b> 关公坐像</b></p> <p class="ql-block"><b> 大雄宝殿四周为十八罗汉像</b></p> <p class="ql-block"> 禅院内花木繁茂,草色葱茏,组成一幅静谧典雅的园林式景观。</p> <p class="ql-block"><b> 中台禅寺院外的槟榔树林</b></p> <p class="ql-block"> <b> 印象日月潭</b></p><p class="ql-block">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p> <p class="ql-block">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p> <p class="ql-block">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p><p class="ql-block">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 以上内容摘自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日月潭》,为大家复习一下小学的课文。</p> <p class="ql-block"> 日月潭文武庙建立于1932年,位于日月潭北面山腰上,奉祀孔子、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及从祀诸神,故统称“文武庙”。</p> <p class="ql-block"> 文武庙高处有观景台,是居高俯瞰日月潭全景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玄光寺位于日月潭中部,<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紧邻日潭与月潭陆地交界处,临潭背山,离潭仅十余公尺。</span>原是玄奘大师舍利子由日本取回后,暂时安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b>印象阿里山</b></p><p class="ql-block">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75公里,海拔高度为2,216米,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台湾的避暑胜地和著名旅游风景区。 </p><p class="ql-block"> <b>阿里山森林公园入口处</b></p> <p class="ql-block"> 这座位于公园入口处的铜像,是为彰显蒋介石在阿里山森林保护功绩而建立的,纪念碑碑文由陈诚题写。</p> <p class="ql-block"> 在阿里山原始森林,有成片的红桧树林,阿里山神木也名扬天下。但并非所有的红桧树都可以称之为神木。只有树龄600年以上,树围5米,树高20米以上方能称为神木。</p> <p class="ql-block"> 进入阿里山森林公园后,沿着这条专供游人游览的“森之道”向森林的深处进发。</p> <p class="ql-block"><b> 巨大的古树桩形成天然的迎客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留有一片空旷的地块,残留着被砍伐后巨大的树桩。阿里山森林在日据时期经日本人测量,红桧原始林有三十万棵之多。被日本人疯狂盗伐后,如今游客来到阿里山,所见的森林早已不复当年的阿里山雄伟壮阔的原始桧木林。</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树桩都是当年日本人盜伐后的残迹</p> <p class="ql-block"> 这个己经腐烂的树桩直径竟然达到五米之巨,可以想像这棵参天大树树当年有多么的高大挺拔。</p> <p class="ql-block"><b> 阿里山姐妹潭</b></p><p class="ql-block"> 阿里山姐妹潭海拔高度2000米,在如此之高山洼中还有这样美好的潭水,真是不可多得。潭畔大树根上建有一亭,树的根部一直深入到潭水里,而上部横切成案形,年轮清晰可数,不失为本地风光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b> 经过姐妹潭就进入阿里山原始森林</b></p> <p class="ql-block"><b> 茂密的阿里山原始森林</b></p> <p class="ql-block"><b> 生长在同一根系上的三兄弟</b></p> <p class="ql-block"><b> 婷婷玉立七姐妹</b></p> <p class="ql-block"> 三代木是阿里山森林中的一大奇观。据说,第一代是被雷电劈断的,第二代是日本人砍掉的,在此基础上,第三代长出,现在仍然枝繁叶茂。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荣,重覆长出祖孙三代的树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p> <p class="ql-block"><b> 在三代木前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香林神木”,阿里山现能称之为神木的红桧树一共只有48棵,而且都有编号和命名。</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香林神木”,树胸围12.3米,高45米,树龄推估2300年,现为阿里山第一神木。</p> <p class="ql-block"> 这是座日本人为盗伐阿里山森林修的碑, 碑文是日本殖民者命令中国人刻的。刻者有意少刻“博”字右上角的那一点,暗示日本殖民者没有一点良心,“功”字右边的“力”没出头,成了“刀”,暗示日本人是用刺刀开路,侵略、掠夺其他民族。</p> <p class="ql-block"> 受镇宫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是全台海拔最高的庙宇,庙内供奉玄天上帝为主神。</p> <p class="ql-block"> 该庙自1969年改建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诞辰前后,都会飞来一批“神蝶”停驻在神像上,不食不飞,30多年来,从未间断,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绳索便挢,一步三晃,没几个游客敢上去尝试胆量。</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森林铁路又称阿里山小火车 ,1899年日本人为盗运木材而规划兴建阿里山铁路,现为阿里山旅游观光铁路。</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铁路全长72公里,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坡度之大举世罕见。</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铁路近百年历史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途经热、暖、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b> 游客搭乘阿里山小火车</b></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森林铁道沿途经过热带、温带、寒带等四带,路程上的每一段景致与众不同,不仅可以体验阿里山『之』字型铁道奇景,也是一个可以观赏日出、云海、神木、花季、登山步道与怀旧的铁道。</p> <p class="ql-block"><b> 阿里山森林公园出口处</b></p> <p class="ql-block"> 印象垦丁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这里三面都是湛蓝清澈的大海,东面是太平洋,西有台湾海峡,南临巴士海峡,北连南仁山,地形变化多端,景观资源极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 半岛最南端的岬角──“鹅銮鼻”,与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分界处的“猫鼻头”遥遥相对。鹅銮鼻又名南岬,位于台湾屏东县恒春镇,意为“位于中央山脉尽处台地的最南端”,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p> <p class="ql-block"> 鹅銮鼻的名称来源于这块的礁石,当地人称这块礁石为“帆船石”,而当地原住民语言中“帆船“的译音为鹅銮。</p> <p class="ql-block"> 鹅銮鼻为台湾八景之一。园内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布,怪石嶙峋。步道纵横交错,可通往好汉石、沧海亭、又一村、幽谷等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b> 鹅銮鼻公园里的珊瑚礁石</b></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白色建筑物为台湾第三核电站也称恒春核电厂,厂区毗邻南湾,也成为垦丁公园内的显著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灯塔为公园的标志,有东亚之光的美誉,是世界少有的武装灯塔,塔身全白,为圆柱形,高18米,周长110米,已列为史迹保存。</p> <p class="ql-block"> 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物种歧异度高,是生态保育与生物族群的自然栖所。</p> <p class="ql-block"><b> 公园里的游客步行便道</b></p> <p class="ql-block"> 鹅銮鼻有许多像形树,这棵有如长颈鹿</p> <p class="ql-block"> 这一片绿茵的草场是我在台湾看到的最大天然牧场。</p> <p class="ql-block"><b> 印象垦丁猫鼻头</b></p> <p class="ql-block"> 猫鼻头位于恒春半岛的东南岬,介于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交界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岩岸旁一块突出的珊瑚礁岩,其外型像蹲坐的猫而得名,</span>并与鹅銮鼻形成台湾最南之两端。</p> <p class="ql-block"><b> 猫头鼻角的台军雷达站</b></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这里是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交界处,我海军舰艇编队南下台湾海峡,西出太平洋和下南海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b>印象高雄</b></p><p class="ql-block"> 离开垦丁到达高雄己经是中午,导游带我们去一家餐厅吃饭,餐桌上竟然都是灰尘没有打扫,这就是高雄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餐厅门前就是爱河,等餐没事到爱河边散散步,也算到此一游吧。</p><p class="ql-block"> <b>高雄市景</b></p> <p class="ql-block"> 爱河原名打狗川或高雄川,因有情人在此殉情故改名为爱河。爱河主流全长12公里,流经高雄市区约10.5公里,为高雄市的生命之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爱河夜景</b></p> <p class="ql-block"> 西子湾位于高雄市西侧,万寿山西南端的山麓下。西子湾南面隔著海峡与旗津岛相望,是一个风景天成的湾澳。而最北端则傍著万寿山,是一处由平滩和浅沙所构成的海水浴场,以夕阳美景及天然礁石闻名的海湾。 </p><p class="ql-block"> <b>高雄西子湾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位于西子湾的中山大学校牌</b></p> <p class="ql-block"><b> 通往中山大学和左营军港的公路</b></p> <p class="ql-block"> 位于旗津半岛的旗后山灯塔。灯塔建立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民国五年(1916年)改建新塔,是台湾少数仅存的清代灯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 高雄 打狗英国领事馆建于1865年,位于高雄港(清打狗港)口北岸的鼓山上,是当时英国掌理海关税务工作的重要据点。在台湾现存的西式近代建筑中,打狗英国领事馆的年代最为久远。</p> <p class="ql-block"> 打狗英国领事馆东侧、西侧及南侧皆紧临陡峭的悬崖,形成背面靠山、三面环水的形势,面对高雄港湾、绝佳的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 领事馆内部现为高雄史迹文物馆,陈列有关打狗开拓及近代史之文献、凤山县旧城模型、历史图照等历史发展重要文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打狗领事馆的院子里,有个露天蜡像馆,蜡像形象的反应了当时高雄市民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b> 高雄市区夜景</b></p> <p class="ql-block"> 台湾那个魚与厦门那哥魚</p><p class="ql-block"> 在鹅銮鼻小商品街,导游说:我带你去看看那个魚。导游介绍说,那个魚肉味鲜美,有很长的魚鳍,游水时可以腾出水面飞翔。到了魚市我问:那个魚在哪里?导游指着面前的商标说:这就是那个魚。</p> <p class="ql-block"> 生长在海边,从小吃海鲜长大,却从未听说什么那个鱼。回到厦门,一问方知那个魚叫那哥鱼,闽南语:狗母虱。肉嫩多细刺,用来打魚丸。</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高雄港,就此告别高雄,结束在台湾的旅行。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回到台湾,来一次自驾游。</p> <p class="ql-block"> 《全景台湾》(台北篇和台南篇)全篇到此结束,谢谢收看。</p><p class="ql-block"> <b> 海狼于2023年3月29日</b></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