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整本书阅读 向阅读深处漫溯——莒县小学第七协作区“整本书”研讨活动

峤山镇中心小学 李秀琴

<p class="ql-block">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生灵;书香幽幽,培育芸芸众生。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打造书香校园,根据县教研室活动要求,推动教师“整本书阅读”课型交流,促进协作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和语文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积极推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研究,3月28日莒县小学第七协作区在青岛路小学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研讨活动。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推荐课</b></p><p class="ql-block"> 导读课上,老师要做的就是设置足够的悬念,让学生充分运用猜读的阅读方法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到文本的主题为孩子们阅读时做好铺垫。有目的的阅读比漫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细看书的外衣书,籍封面的插图往往能反映书中的一些内容,让学生根据封面上的插图展开想象,猜测书中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接着引导学生继续去发现封面信息。速读书之目录,精选章节激趣,读书前看目录很重要,让学生在没有深入读书前就对这本书的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如:解决“书籍是什么,导什么,怎么导”这三个关键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峤山第二小学李秀梅老师《童年》阅读推荐课,整堂课教学目标定位清晰,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要求,明确任务,指导方法,引发阅读期待。李老师从书的封面、导语、目录三个方面把书</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读薄</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引领孩子了解书的基本结构及内容,教给孩子如何选书,如何开启阅读;又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三方面引导学生把书</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读厚</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其中浸入阅读方法,课上李老师指导学生围绕本书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通过“明相关信息,读整本书籍”、“赏名著章节,悟阅读方法”、“拟阅读计划,享阅读之乐”等环节,聚焦第一章节,教给学生通过预测故事情节,边读边作批注,结合插图等阅读方法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课上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十分高涨,在不断思考、朗读和想象中逐渐被书中的情节吸引,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效果,呈现了一堂精彩、完整的导读课。</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推进课</b></p><p class="ql-block"> 阅读推进课在阅读中进行,其目的在于推进阅读的深入化,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读书。 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是学生阅读旅途上的一个“智慧驿站”——或补充能量或更新方法或增强期待,目的是更好地“整装”再出发。</p> <p class="ql-block">  峤山镇中心小学刘为芹老师执教《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推进课。<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说镜头,猜人物”</b>一下子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调动了阅读探索的兴趣,出示了王葆和宝葫芦的“人物名片”,聚焦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悟人物形象,挖掘人物品质。<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抓特点,做导图”</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真正走进书中人物的内心,仔细揣摩他们的想法,产生共鸣,从而激发阅读的成就感,感受读书的乐趣。</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读心情,猜故事”</b>以心情的一波三折串联起故事情节,在刘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赏读文本,整理思绪,静思巧想,把人物活灵活现地带入课堂,发现人物闪光品质,为阅读赋值。</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刘老师充分渗透人物关系梳理和人物品质特征,身临其境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推进,贯穿<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后联结、猜想预测</b>阅读方法,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举一反三,让阅读的力量影响孩子!</p> <p class="ql-block">  沭东花园学校王治美老师执教《绿野仙踪》阅读推进课。精美的图片、有趣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情节,王老师带领孩子们聚焦“神奇”,回顾故事,了解人物愿望,引领着孩子们徜徉于阅读之中,踏上阅读之旅,探究人物形象。通过品读赏析优秀片段,孩子明白原来脑子、胆量和心就在他们身体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王老师引导孩子们对比身体的“脑子”和心里的“脑子”,由器官上升到思想,对这个故事的情节有了更难忘的印象,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物关系有了更清晰的条理。在最后,也让孩子们感悟了很多:想要的东西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是多么重要......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集智慧、善良、勇敢于一身的更好的人。</p> <p class="ql-block">  青岛路小学时文慧老师执教《漫画孙悟空,共悟成长》阅读推进课。时老师的这节课重点是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聊方法”“忆情节”“品人物”“悟成长”等教学过程感悟章回体小说的魅力,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从了解阅读进度,分享收获,探究情节,寻找共点,指导学生有效地“读进去”并对学生后期阅读做了方向性引导。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品别人故事,悟自己人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分享课</b></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之后进行,主要目的是分享阅读所得,激发学生新的阅读欲望。有效的阅读,读者是“用大脑阅读,不是用眼睛”,是要不断连接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每一个读者都如此不同,建构的意义自然不同,这就是“分享”的必要性。“分享”课就是把个人的阅读收获——所建构的意义——变成集体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智慧。</p> <p class="ql-block">  博雅实验学校解友凤老师执教《大话“西游”》阅读分享课。在本次阅读之旅中,解老师将“读”作为痕迹,“思”作为线索,“探秘”作为脉络,<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抓主线、识人物、赏妙语、品情节</b>,让课堂充满了浓浓阅趣,丝丝入味。<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名著有约”</b>中的书腰设计充分展示学生整体上对书本的把握。<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名著探秘”</b>从路线、人物、兵器、语言、故事、叙事结构等不同角度进行西游探秘,梳理整本书的主要情节,把握整本书的脉络;其中学生西游路线图、人物武力值排行、对联及片段赏析,充分显示出学生对整本书的把握。学生精妙的绘图、栩栩如生的表演,又将课堂推向高潮发现讨论语言风格。<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名著番外”</b>学生创编西游又一难,创编故事分享,找到本书中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续写故事点,已经有了自己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感悟,思维增量显著。整个过程,学生“对话”自己,唤醒自身成长——我们的成长,也是一场修行,也会遇到各种“妖魔鬼怪”,我们定能“除妖斩魔”!</p> <p class="ql-block">  安庄小学李玉娜老师执教的《绿野仙踪》阅读分享课。细读文本(教方法),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细读文本。分析形象(使用方法),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实操。揭示本书主题,通过问题揭示主题。在“踏上阅读之旅,探究人物”环节,了解主要人物,品味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在具体学习章节片断时,通过浏览来搜集信息、来感受人物形象,从<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语言、外貌、事件</b>角度,让孩子再次走进文本,回顾阅读信息。每个阅读环节中,学生有交流,教师有评价,教师敢于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先扶后放,让学生享受读书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乐享阅读 心上花开——</p><p class="ql-block">从一本书出发,走向更开阔的阅读,</p><p class="ql-block">从一本书出发,走向更深邃的阅读。</p>

阅读

学生

整本书

人物

孩子

人物形象

分享

方法

故事情节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