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跨学科教研,你准备好了吗?2022版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各学科融合,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听评课,打破学科的壁垒,老师们在听课与交流中思维不断碰撞,学科相互学习,共同打造更优质、丰富的课堂。</p> 研修活动(一) <p class="ql-block"> 3月28日上午,省百小学文科名教师一行来到深圳市荔园外国语小学(狮岭)参加了英语科的故事阅读研讨活动。课堂上,老师们认真听,深度思。看一看不同学科老师的教学风格,听一听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想一想学科间的融合点,学一学人文和科学素养。原来,学科之间是没有壁垒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相似的地方,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有互补的地方,再联系自己所教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课堂,需要思维的碰撞。对于两节英语课,黄瑛、黄美园、梁艺娟老师分享了他们的听课感受。组织整场活动的王莉老师作了全面总结。精彩的分享,让与会老师们有新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黄瑛老师的点评:</p><p class="ql-block"> 荔园外国语集团小学低段英语故事教学研讨活动准备充分、环节紧凑,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而愉悦的观课感受。</p><p class="ql-block"> 王瑾、谢非两位老师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示出素质过硬、设计用心、情绪饱满、组织有序的授课特点。特别是第二节课的学习和展示性任务,老师能扎实做到“标准前置、指令先行”,为课堂教学高质量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故事素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受到教师们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自带场景、人物、事件、价值,有趣、生动,引人入胜。秉承二语习得“其义先行”的心理机制,两位老师能把握big picture到small details,再到big idea,回到学生生活的逻辑,关注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英语课程六要素,令人欣喜。授课教师用耐心、热情温暖了课堂,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情、声音带领孩子进入欢乐的英语学习时光。期待我们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探索和构建让学生精彩呈现成长过程,教师举重若轻,让学生站在教室中央的高质量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课堂。</p> <p class="ql-block"> 学员黄美园老师认为,王瑾和谢非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满童趣的板书设计,课件设计,丰富的教师肢体语言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两位老师的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图片环游的方式,以问题为引领,用了多样的评价方式和分层教学的手段,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学思结合,才能教学相长,在本次课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主题意义渗透以到达学科育人功能仍需思考改进。</p> <p class="ql-block"> 学员梁艺娟老师从低年级故事教学的维度展开点评,欣赏两位老师的专业素养过硬,师生关系融洽,设计巧妙,亮点可圈可点。欣赏两节课都能充分运用故事的情境性、形象性、趣味性与情节性;注重多向链接;设计picture talk与表演等丰富的课堂活动,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提供充分的结构化语言支架,助力学生语言结构化表达;教学设计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评价量规清晰具体,导向性强。文本解读与主题意义探究可更深入,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助力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课堂落地。</p> 研修活动(二)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又来到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参与了罗湖区英语科的名师工作室和青英工作坊联合教研活动。活动分为团队说课、教师授课、专家点评等几个环节。</p> 学习剪影 专家点评 学员点评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廖育环老师认为下午的团队说课各环节衔接自然,流程清晰,逻辑性强,让观课的老师们充分了解了深圳教师团队备课的过程,深切感受到了他们集体教研的力量和团队的合作精神。洪曼林老师的现场展示课更是精彩纷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而语言支架则有效避免了语言学习的碎片化,课堂教学过程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让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系列活动中学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产出的语言丰富。</p> <p class="ql-block"> 宋日玲老师点评:本节课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师的话语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基于学生视角展开,包括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对新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习兴趣;基于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教学任务,通过角色体验,模拟真实情境表演等任务进行语用训练;基于学生学习策略提升进行阶段性任务检测评价,实现以评促学。另外,教师善于运用童趣语言、清晰指令语言和启发式的导向语言等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学员李小会激动万分,也感动不已。激动于深圳小学英语团队的卓尔不凡,感动于他们的深研细磨、精益求精。无论是团队说课,还是单课时的课例展示,均让老师们对低年段会话课的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们聚焦核心素养,设计单元教学。他们深研语篇,基于主题进行重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减负增效,既激活了旧知,培养了思维,也丰富了语言的产出。他们创设真实情景,加深学生体验,实现了语言的深度理解和表达的提升。</p> 结语 <p class="ql-block"> 鹏城跟岗之英语篇听评课活动,搭建了跨地域、跨学科的研修平台,让老师们跨越学科的界限,相互交流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跨学科学习是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样态,它需要我们“软化”学科边界,跨而有度,跨而有根,跨而有融。<span style="font-size:18px;">仰望星空,我们汲取成长力量;脚踏实地,我们坚守本真课堂。现实美好,未来可期!</span></p> <p class="ql-block">文稿:彭曼妮 黄锦文 范锦飘</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张莉莉 古剑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