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推荐,暖意流遍全身的《音乐之声》

夏安青袂

在各大影评榜单中,都会有这么一部电影的存在,即便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也一定听过其中的歌曲。音乐与歌声是情感的一种宣泄,人们欢乐的时候唱歌,痛苦的时候也唱歌。《音乐之声》是部音乐剧,玛利亚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对自由的一钟向往,对,是自由,虽然起初她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br> 22岁的玛丽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院长大的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长觉得她这样活泼的性格不适合修女生活。于是,她便来到了到冯・特拉普上校家成为了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长期的海军生活和对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上校要求玛丽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丽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 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缝制了游戏服装,带领他们到市场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 不久上校回家了,上校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把从他亡妻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玛丽亚也对上校怦然心动。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甚至私底下想把孩子们送到寄宿学院去。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他们到修道院找玛丽亚却没能见到她。玛丽亚向阿比斯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长告诉她要有骨气和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丽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玛丽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和上校之间的感情,她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丽亚互诉衷肠,很快他们就结婚了。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玛丽亚和上校在度蜜月的时候。不久,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此时麦斯偷偷地带着孩子们参加了音乐节的选拔并通过。爱国的上校紧急赶回后,他不仅无视规定将纳粹旗从家门扯下,还反抗德国对他的入职要求。上校欲带着一家大小逃亡,却在中途被密探管家发现,因而险些被扣,但他临时改变心意和孩子们一起参加音乐节以寻找机会逃脱。最后,在麦斯以及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一起翻上阿尔卑斯山逃出生天。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看完整部电影,尼采的这句话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通篇电影整体给我一种感觉,没有什么事是一首歌曲解决不了的,如果一首不可以那就两首。音乐和与之相伴的舞蹈贯穿电影始终,它们就像一座桥连接起了友情、亲情,爱情和所有人的爱国之情。影片从始至终,都以爱与自由为主线,让人们感受到了爱带给人们的力量与支持,爱的伟大与珍贵,并告诉人们,爱要从内心流淌,从自我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和一个个亲人爱起,最终便会演绎成为一种大爱,一种对国家的爱,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