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3月28日,高平市学科骨干教师走进山东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参观学习。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于2010年建校。校园建筑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设计,校园环境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 到达学校后,首先参观了学校的生态小农场、智容文化广场、星空长廊等校园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走进了八年级一班,聆听了刘玉卿老师执教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刘老师对本课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首先通过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本课的学习——第一个任务是梳理内容明事理,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并做好圈点批注,通过筛选关键信息找出文章阐释的事理;第二个任务是理清思路学推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不同形式绘制思维导图;第三个任务是学以致用,准备发言提纲,刘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资料进行辅助,学生在展台上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了展示。最后布置了分层作业。</p> <p class="ql-block"> 下课后,我们跟随学生的脚步来到了操场,观摩了学校特色的大课间。随着激昂的跑操音乐响起,各班级方队喊着响亮的班级口号,迈着整齐而又坚定的步伐,精神抖擞地围着操场奔跑;跑操热身结束后,各班迅速整队,到达指定位置开展跳绳、开合跳和仰卧起坐等体育运动项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我们走进七年级六班,观摩了史晓玲老师执教的《紫藤萝瀑布》。围绕“整体把握,欣赏花之美”、“再读再品,感受花之情”、“以我景抒我志”三个驱动任务展开。史老师精心设计,准备充分,过程流畅,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完整课程。</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在学校教师阅览室进行了专题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进行的是说课和评课活动,首先由上午执教的两位老师说课。史老师从说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驱动任务、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计几个方面说课;刘老师在说课时,除了以上这些,还加入了说课标、说单元建构、学段思维建构和学情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然后开展评课,先由实验本校的老师分年级点评,然后由我们的小组代表补充发言。史晓玲老师的《紫藤萝瀑布》一课,驱动任务明确,评价量观明晰,课堂内容丰富,学生习惯良好,主题丛书和课外读物运用到位。但是为了课堂的完整性,史老师在上课时节奏较快,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议分为两个课时展开教学,在主题挖掘和品读语言上再深化,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p><p class="ql-block"> 刘玉卿老师对自己执教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先进行了自我反思,她提到目标设置较为单一,学生本节课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可配合主题丛书加深对语言特点的理解。刘老师的整节课程,前期准备充分,驱动任务明确,资料补充丰富,及时点评学生,作业设计分层。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可再进行优化设计,比如问题设置可以细化,让学生更明确目标;学生上台展示时可积极鼓励引导其面向大家等。</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是观摩实验学校的老师研讨期中考试的备考复习,他们分年级讨论,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可操作计划。七八年级重点在于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以书本生字、词表为重,正音、正形,加强识字、写字的训练;以课文为本,反复认读课文做到字熟文顺,古诗文默写要克服眼高手低等。九年级要完成一轮复习,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注重阅读理解,把准答题重点与技巧;习作研究出题方向,有针对性进行练写等。</p><p class="ql-block"> 最后本校的老师们还简单交流了潍坊即将进行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大赛的具体要求及作品提交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整个研讨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山高路远,挡不住探索进取的步伐;步伐匆匆,裹挟着求知若渴的热情。我们相信,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行走,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寻找,当焦点定格在那一刹那,这一场心灵之旅已然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