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茶从炎黄子孙的土壤中诞生,于国人有着深厚的文化情节与思想根源。它源远流长,形式多变,从神农到西东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茶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又经历了从煮茶到点茶到泡茶,历朝历代不断发展演变。</p><p class="ql-block"> 从煮茶到饮茶,饮茶到品茶,其中的审美情趣像歌声在文人心中九曲回肠。</p><p class="ql-block"> 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p><p class="ql-block"> 当代人煮茶、烹茶、煎茶再到如今的围炉煮茶。茶在国人生活中以现代国风仪式去体验,越来越多人去了解茶文化了。</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幼儿们以生活方式感受中华传统茶文化的熏陶,小院特地举行了一场围炉煮茶的茶话会,孩子们尝茶论今中懂得茶的礼仪以及文化底蕴。正所谓一壶清茶品人生,半卷闲书观古今。</p> <p class="ql-block">说起围炉煮茶,它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源自云南少数民族传承多年的茶文化,在当地称为“火塘烤茶”。使用各种土陶罐子,待其受热均匀后将茶叶放入,一边煎一边烤,待茶叶被烤制啪啪作响、色泽变黄时,再倒入滚烫的开水,一次一小盅。</p> <p class="ql-block">“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但很多人都离不了它。广东人打招呼都是“得闲饮茶啊” 。一杯寻常的茶里,从煮茶、冲泡到品饮,无不透着生活的哲学。</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烤茶的同时,还给孩子们讲授了关于茶的礼仪。茶礼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我国是礼仪之邦是分不开的。例如,奉茶时要双手奉茶;倒茶长幼有序,《弟子规·出则弟》有言: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客人敬茶时,都得勿呼名,得敬称到“请喝茶”;续茶时要先人后己,续杯时要茶勿尽,忌茶满溢;茶客喝茶的叩指礼等等,这些都有意让孩子在茶文化氛围中学会与人为善以及谦虚礼让。</p><p class="ql-block"> “以茶待客”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客自远方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极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通过送茶表示亲友慰问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这次围炉煮茶我们以现代生活的国潮方式去还原历史的演变,我们增加了许多茶点烤制,如烤建水豆腐、烤饵块……“万物皆可烤”,菓子、枣子、柿子、橘子、栗子、棉花糖、年糕、酥饼等食物一一涌现,每一种烤品都有它的寓意所在。茶可烤奶,奶可烤茶两者相融。幼儿们相互分享,并从中收获乐趣,乐学乐思,乐知乐行见文明。</p> <p class="ql-block">一杯春茶,杯中春天了然于胸有如亲见,便是人境结庐。同一片茶叶,相同水温,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煮出来的茶喝出来的味都大不一样。“茶”是人在草木间,“人”字居中,因人赋予了感情而变得有茶性。这次以茶为媒,不仅观己,亦可照人的生活感悟。</p> <p class="ql-block">又见春茶绿,十里闻茶香,愿伴一抹茶香,沉醉于春天。现尝得一口鲜,不负人间三月天。</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有茶的小院,诗茶中伴有清风朗月,灵魂中伴随茶气,人皆听风闻香而来。</p><p class="ql-block">今朝春暖花开时,种下春茶树,引得龙凤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