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 范凤球</p><p class="ql-block">制作 老 范</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 2022.3.3</p> <p class="ql-block">老家有一个习俗,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说是土地嗲嗲的生日,所属子民都要凑分子钱,大家在一起聚聚餐,拜奠土地嗲嗲,感恩土地赋予我们的丰衣足食和五谷丰登。这个习俗在我的老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在一些特殊的年代有些断续,但在近几十年里,老家的人又特别的热崇起来。或许是人们生活在不愁吃穿的年代里,祈盼着日子越过越红火,还是在生活越来越富有的时候要记住感恩呢,我想二者都有吧!近几年来,这个活动也影响到了我们这些外出的人,只要轮到老家队上办这个事,我们这些几十年前外出的游子,也要回老家来参与这个活动,即便是没时间回来的,大家也要发一个红包当做份子钱,聊表心意。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她是凝聚乡情,加强乡亲们情感的纽带;她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盼;她是一种感恩的情愫,教育着世世代代的人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不忘感恩!我们既要感恩土地嗲嗲,还要感恩给予我们安定幸福生活的社会。或许这就是老家给土地嗲嗲庆生的意义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二月二,我又回到老家参加了这一活动,我用美篇把她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幸福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3日下午,大兴祠土地的子民们,陆续来到老家俩仪二队王正波家,今年农历二月初二给土地嗲嗲庆生的活动在正波家举行。你看,王正波家屋前的水泥坪上,已搭起了巩棚,厨师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准备着晚餐。萧家庙王大兴祠土地管理着原俩仪村的一队二队七队和九队的子民们,一队与二七九队的土地嗲嗲分家后,现在的土地嗲嗲就只管理着二七九这三个小队了,这三队的住户数还不到六十户,在家的人口就更不多了,今天从外地回来了一些老家队友,晚餐也有近百人参加活动,足足坐满了十桌。看来大大家的热情还蛮高。王正波在忙里忙外招呼着客人,胡君邓喜红在端茶递水,李国良李青山在铺桌摆凳,乡亲们在一起嘘寒问暖,相互交谈着,乡亲乡情在这里唤发出温柔的和谐的声音,也体现出如今农村丰衣足食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3月3日下午任铁平,任铁军兄弟俩,王元满老师和徐伟,他们从长沙回来了,我和月莲,范爱珍,彭四清,任铁辉从沅江回来了,晚上,廖端芳携夫人李先艳也从长沙赶回来了。我们的到来,给这个活动增加了更加浓重和喜庆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3月3日晚上,我们来到俩仪一队张谷的卡拉0k歌厅K歌。任铁平,徐伟,任铁军,任铁辉,张谷,吳德军和我每人都唱了一首或多首自己喜欢的歌。歌厅效果蛮好的,在乡村里还能K上歌,确实不错,搭帮张谷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条件。听张谷讲,一队和八队明天也会办酒,拜奠土地嗲嗲。这里的土地嗲嗲也叫大兴祠土地,是早些年从二队那里分出来的。当年还有一个有趣的土地嗲嗲的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老家土地嗲嗲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老家的土地嗲嗲吗?不知道的话,我给你说说咯,也蛮有味呢。</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土地嗲嗲叫大兴祠土地,隶属于萧家庙王管辖。他管理着原七子浃乡的大有局,后来叫普丰乡俩仪村的一队和二队,与俩仪局阰邻,他何年何月出生我不得而知,反正已有上百年了,是我们的祖祖辈时就有了的,他护佑着大有局的子民们繁衍生息,平安健康。一直以来颇受大有局子民们的尊重。记得小时候,老家每年正月都要耍地花鼓玩龙灯,敬拜土地嗲嗲。二月初二土地嗲嗲生日,所有的子民们相聚一堂,欢庆丰年,预祝新年又有好收成,也祁望土地嗲嗲保佑我们平安健康,子孙出息。</p><p class="ql-block"> 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土地嗲嗲也受到牵连,被一群戴着红袖章的人作为四旧给拆了。大兴祠土地嗲嗲可幸被一个叫做刘金莲的女士给藏了起来,幸免被砸碎之厄运。到了八十年代,人们突然想起土地嗲嗲来时,刘娭毑才把这藏掖多年的原委告之众人,土地嗲嗲又获得了新生,众人齐心协力重修了土地庙。</p><p class="ql-block"> 到了二十世纪末,一队有两位叫做吳文光和田正青的老人,突然间发现了一个秘密,他们觉着土地嗲嗲有蛮偏心,只护着二队的子民。他俩掐指一算,二队从范正文外出当干部起,任正华、廖高明、任正德、王元满、范爱珍、任金莲、李爱兰等相继招工招干,恢复高考后,王建辉、范凤球、廖端芳、任铁平、彭辉、任铁辉、李四喜、李伏科、任小平、廖瑞芳、廖金科等考的考入大学中专,有的又招工招干;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袁瑞先、袁天赋、袁三喜、廖端科、任铁军、徐海军、徐铁罗、徐伟、李军、徐海容、廖燕清、王应龙、王应志等外出经商又搞得风生水起,有的成学术教授,有人成商界大佬,有的是政界精英,还有任爱军、廖小芳、廖学兵、李建纯、李建香、彭四清等相继招干招工,二队出去的人越来越多,成功人士也越来越多,数一数竞有三四十人之多,反观一队,虽有出去了几个人,但那些年毒药鬼,吊死鬼倒是出了好几个,越想越心寒。他俩找来一队的几个老人一商量,在一队单独设一个土地庙,他们连夜加班找来一块石头,仿照大兴祠土地嗲嗲,刻了个图象,把大兴祠土地嗲嗲分了家。从此后,一队和八队就另开了炉灶,也叫大兴祠土地;原大兴祠土地嗲嗲就只管理着二队、七队和九队的子民了。</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分家之后,一队的大兴祠土地也认真地庇佑着一队和八队的子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队的情况真的有了改变,子民们的生活都有了可喜的改善,不愁吃不愁穿了,孩子们也有出息了,在外经商的也越来越顺了,成功人士也越来越多了。现在一队呢,也年年在办着庙会,在外经商发了财的张谷,年年回老家操办这事。</p><p class="ql-block"> 二队呢,这些年虽然没有当年那么多成功人士出现,但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后辈们也都格外的争气,他们都非常的有出息,任文啦王勇啦李婷啦李正啦都工作得很不错。不仅仅是现在出生在二队的受到大兴祠土地嗲嗲的庇佑,就连外出的也都还受到大兴祠土地嗲嗲的庇佑呢,在广东深圳、东莞、在四川成都、在江苏无锡、在浙江杭州、在广西、在长沙、在常德、在汨罗、在沅江城区以至在全国各地,大兴祠土地嗲嗲的子民们和他们的后代,都在过着幸福和快乐的生活。现在生活在大兴祠土地上的队友们,边种田,边经商,户户有余粮,家家过着丰衣足食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和城里人一样了,手机不离手,电视网线自来水一应俱全……大家都感念土地嗲嗲的功德呢!</p><p class="ql-block"> 今年土地嗲嗲的生日快到了,大兴祠土地嗲嗲的子民们都在准备着为他老人家庆生呢,也祈祷着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祈祷土地嗲嗲保佑我们家家户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过着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18日,(农历二月二)那年也是轮到二队办土地嗲嗲的生日祭酒,我刚好回老家有点事碰上了,徐伟和我把这事在快乐老家群里一说,在外的队友们立马就凑了四千多元份子钱,要我代交。那一年的土地嗲嗲生日活动办得大家都很高兴,参加活动的每户都获得了一个50元的红包。那一年真的又风调雨顺,丰产丰收了。我当天就在朋友圈里报道了这一消息,我觉得这个活动是一种民俗活动,有凝聚友谊,加强团结,起着交流互通之作用,有点正能量,并非迷信活动,因此给予了支持!那一年,我在朋友圈里是这样报道的:</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三十八分,拜祭土地嗲嗲仪式开始,首先由徐斌代表原俩仪村二七九队的村民在土地像前跪拜祭酒,香烛三牲摆放桌子,任前斌任司仪,祷告颁读祭祀文。然后村民们争相在土地像前烧香跪拜,其虔诚之心,可谓真矣!</p> <p class="ql-block">祭祀仪式完成后,分发饼干食品,孩子们在抢着吃,吃饭前,本活动所有收入和支出都出红榜公布,所有凑的份子钱和红包赠款都出榜公布,让大家监督。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可谓公矣!二队的在家的参与活动的男人女人们都是那样的热情与自觉地服务,无偿地付出,可谓勤矣!开餐前按份子发红包五十元、香烟一包,槟榔一包,大家喜开颜开,可谓乐矣!在欢乐的鞭炮声中,大家在一起举杯共庆土地嗲嗲生日,共庆幸福的生活,共祝今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家安康!可谓成矣!附祭祀文: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戊戍岁仲春月上浣之日致告于 肖公庙王大兴祠土地神位主前跪禀而言曰 今逢土地正神圣诞之期,特派香主徐斌代表原俩仪村二、七、九组所属子民,谨以香柱青酌,三生果品,不腆之仪。恳求土地正神,永葆地方无灾无难,清洁平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人丁之健旺,家道之和谐,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外地求财者,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在家创业者,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发展顺利。保新时代家家盆满钵满,户户子孙勤奋携手齐奔小康,神灵庇佑,启后贤,狗年大吉,百业兴隆。为答谢土地正神之神光普照,今设薄宴,略表寸心,敬土地嗲嗲娭毑,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大友局子民幸福安康!下图二是九十岁高龄的廖炳均老人,他也高兴地来到了祭祀现场。</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还特意写了一个《话说二月二》,介绍了俩仪村大有局的土地嗲嗲生日的民俗风气。</p> <p class="ql-block"> 话说二月二 </p><p class="ql-block"> 二月初二土爷生,</p><p class="ql-block"> 油黄柳绿春意浓。</p><p class="ql-block"> 子民凑份庆贺热,</p><p class="ql-block"> 胜过自家祖辈情。</p><p class="ql-block"> 男女老少齐出动,</p><p class="ql-block"> 点炮祭拜祷年丰。</p><p class="ql-block"> 办酒相聚嘻笑里,</p><p class="ql-block"> 民俗风情有趣闻。</p><p class="ql-block"> 话说这洞庭湖沅江七子浃俩仪村大友局,解放前是一个最低洼的地方,十年九涝,民不聊生,不知道何年何月何人,从山上带来块花岗岩石头,用铁锤钢钎凿了个有胡子的人头供奉起来,每年烧香祭拜。有一年真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后,大友局的子民们,年年岁岁都要在一起祭拜,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叫他大兴祠土地嗲嗲,也不知何年何月定二月初二是他的生日,而且是全中国都基本统一的日子。到了文化革命时,破四旧的热潮点燃,这土地嗲嗲也碰到了厄运。村里一个有文化又名叫文化余的青年人,带领一班年轻人造反派在全村查抄四旧的东西,在大友局的土地庙神里拿下这块石头往地上一砸,被一个名叫刘金莲的女人一把接了,她是生产队长的女人,贫农出生,没有文化,她说,别砸了,把我磨刀去,就这样这块石头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又不知道是哪一天,二队几位老人在靠近二队的地方又把这石头供奉了起来,偷偷地祭拜。上百年来,这块小小的石头像,管理着老俩仪村的一、二、七、八、九五个队的子民。这块土地叫大友局(这大友是这个友还是那个有我无法考证),与俩仪村的另一个土地所管辖的俩仪局时常闹些意见,搞点派别。说来也巧,这土地嗲嗲虽然管辖五个队,却只痛爱二队的子民,让二队出了不少的人才,二队的人走出去都被人羡慕不已。这也让一队的子民看不过去了,这土地嗲嗲太偏心。于是,刘伦章,吴文光,田正清几个老人出头,从外面找来一块石头刻了个土地嗲嗲,在显眼处砌了个小庙宇,让一队和八队的子民另起锅灶,成立了另一个大兴祠土地庙。近年来,大友局土地嗲嗲分成了两处,办酒祭拜也是各做各的。说来又巧,近些年一队的张谷兄弟在外经商赚了钱,在家里修了房子,一队真的兴旺起来了,你看这些年张谷年年回家捐款给土地嗲嗲做生日,越做越热闹,就连二队的子民们都羡慕起他们来了,有人说到一队去拜算了,也是大友局的土地。看来这习俗也是在发展变化的。昨天回老家扫墓,正巧碰到大友局二月二办酒,正好又轮到在二队办,这是难得的机会,正波和徐斌在这里主事,他们都是我的学生,当了解到二月二庆土地嗲嗲生日是民俗风情后,我和月莲决定参加这次活动。徐伟、徐铁罗从长沙回来了,近七十的满姨王元满老师也从长沙回来了,,八十岁的廖高明老书记今天也从沅江赶来了,老家队友听说我们到了老家,王雪辉、任铁军、李军、彭辉、徐海军、廖金科、任铁辉、任铁平、任莉、任鄂华等乡友都从江苏、广州、常德、衡阳等地发来红包,要我转达他(她)们对家乡父老的一片心意。今天,春雨绵绵,气温下降,乡亲们热情不减,打着伞,穿着棉衣很早就从家里来到了徐斌家(在他家办酒),相互问寒问暖。一起烤火,一起玩起了小牌,大家亲热的在一起,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5日,我在群里将四年前的那次活动情况回忆了一下:</p><p class="ql-block">各位队友,四年前,2018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廖高明书记,王元满老师,徐伟徐铁罗兄弟俩,廖燕清和我亲临现场,参加了拜祭活动。那年当队友们看到群里讲需要捐款支持时,王雪辉,任铁军,李军,彭辉,徐海军,廖金科,任铁辉,任铁平,任莉,任鄂华都在群里发了份子钱给我,共收外地队友捐款四千多元,表达了队友们的一片心意。钱虽不多,但老家的乡亲无不感动。参加活动的每户还返回红包50元,大家都好高兴!今年估计这个活动会搞得更好,老家的乡亲们一定会更高兴更喜欢!</p> <p class="ql-block">3月2日,我在群里又发了一个帖子:</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家队友,早上好!</p><p class="ql-block"> 离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你作好了囬老家去看看的准备了吗?</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王正波先生又电话告诉我,要我转告大家,老家队上热忱地欢迎大家回来看看,不管你年轻的年老的,不论你是参加工作的、当老板的还是嫁出去的,都欢迎你和你的家属子孙们回家来看一看,玩一玩!</p><p class="ql-block"> 队友们,这次活动给了我们回家相聚的一次好机会,只要你不是住在疫区的,你都可以回来,你不用担心有钱没钱,你只要有心想回老家就行!这次活动二月初一(即三月三日)晚上准备了预备餐,二月初二有正餐,你可以早点回来。</p><p class="ql-block">经费的问题大家不用担心,据悉份子钱已经收到了八千多元,我们凑不凑份子钱,凑多少都随便也无所谓。我建议,群里的队友都把这次活动的情况,告诉家里人,并同家人商量商量,大家都把家里的老人接回来一起聚聚,这是一次难得的老友见面的机会啊!</p><p class="ql-block"> 老家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们丢胞衣罐子的地方,越老越想她,越老越思念她,越老越对她感情深厚,年轻的往事历历在目,回味无穷,酸痛和苦累早己过去,回味的都是幸福和甜蜜。昨天收到任文的电话,说是只想回家参加活动,只是身处疫区无法回来,但心系老家的活动,其赤子之心令人感动。年轻的小伙有如此之牵挂念记家乡之心,值得学习和表扬。上班的和住外省的队友,你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群里多多关注就行,在沅江的住沅江境内的,争取都回家玩玩,希望所有大兴祠土地的子民及子孙们都能有一颗感恩之心,记得故土养育了我们,记得故乡的土,故乡的云,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梦,故乡的情,还有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塘基与田埂!请记住,故乡有我们的根!</p> <p class="ql-block">今年办的比往年更热闹,头一天还办了预备宴,这是以往没有过的。今年从外地回来的队友多,廖端芳先生(原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任铁平先生(原湖南省电网总公司设备装备处处长、袁三喜先生(广东省惠州市某电梯公司董事长)、王元满女士(长沙市马王堆中学退休教师)等十多位队友都前来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有味的是没有时间回来的队友,也纷纷发微信祝贺,并捐赠份子钱以示参与此活动。这次活动收到外地队友们的份子钱10700元,我们将7700元用于活动开支,另外4000元慰问了二队四位70岁以上有病的队友和四位80岁以上耄耋之年的长者。使这个活动更赋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原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校长廖端芳教授、原湖南电网公司设备装备处处长任铁平、长沙市马王堆退休教师王元满、沅江市原农商银行行长任铁辉、关心乡村振兴的队友徐伟、任铁军一起上门慰问生病的队友张文波。</p> <p class="ql-block">慰问残疾困难户李芳军夫妇。</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去慰问了李青山的婆婆金喜阳,她这两年生病,腿脚不便坐上了轮椅,还去慰问了袁道中一家。</p> <p class="ql-block">我和原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校长廖端芳在去慰问的路上,边走边聊。廖校长是一位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又接地气的教授。我们把这习俗,当做是联络队友感情,了解乡风民俗,关心乡友,建设和谐乡村的一次公益活动。</p> <p class="ql-block">慰问金额虽然不是很多,但表达的是外出队友们的一份深深的情意和爱心。</p> <p class="ql-block">拜奠土地嗲嗲的活动结束了,可心系家乡,心系老家的情怀却与日俱增。愿我们的老家越来越好,愿乡亲们越来越幸福、快乐和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