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课程中的艺术教材所倡导的人文思想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美术学习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的孩子对画人物并不陌生,因为从涂鸦时期开始,人物就是他们表现的主要内容。但是,是否能抓住人物的特点作画,是否能在表现人物前进行仔细观察,才是画好人物画的关键。所以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降低技能难度,不讲人物比例,画面构图等,只要能大胆作画就是好的。</p> <p class="ql-block">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着重于培养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对艺术的敏感力。儿童的思维是跳跃的,是超时空的,他们往往把自已的美好幻想与自已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联系起来,达到心态平衡。</p> <p class="ql-block"> 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想像中获取知识。充分挖掘教材中创造性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注重能力的培养,给孩子提供了充分的想像空间,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开启想像的天窗”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