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读完这句话我深刻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对班主任这个工作有了新的诠释。首先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质量的缩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的纽带形;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因此班主任责任重大,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p> 教育案例 <p class="ql-block"> 我班有个学生叫周小小(化名),我向他一年级的老师和家长了解孩子之前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他们告诉我孩子原来特别调皮。在学习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就是排着队下楼要往墙上蹭上一脚才走;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p> 案例分析 <p class="ql-block">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周小小这样特殊的待优生,我走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p> <p class="ql-block">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同学与他交朋友做,对他多一份谅解,给他成长的时间。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待优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待优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周小小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通过快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周小小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小小领导者!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p> <p class="ql-block">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待优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待优生转化成为优等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编辑:汪 佩</p><p class="ql-block">校对:张小维</p><p class="ql-block">审核:李美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