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孩子发脾气影响其大脑发育

嫩只猪

<p class="ql-block">《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有调查数据显示:有7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懂事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孩子们出现哭闹、发脾气等负面情绪时,大人们会对孩子产生厌恶的情绪,并用各种粗暴的方式制止。</p> <p class="ql-block">相信下面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p><p class="ql-block">“妈妈,我要吃糖!”</p><p class="ql-block">“不能吃糖,吃了会有蛀牙。”</p><p class="ql-block">“我就要吃”</p><p class="ql-block">“说了不能吃就不能吃。”</p><p class="ql-block">孩子开始哭,站在原地不走。父母看到孩子哭闹开始烦躁,并威胁道:“再哭就不要你了。”</p><p class="ql-block">当孩子依旧在哭时父母走开,迫于内心的恐惧孩子不得不一边哭一边追上去,此时父母严厉地说道:“不准哭,把眼泪给我憋回去。听见没有。”</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上演,太多小孩被父母如此武断,甚至被残忍地对待了。需求没被满足不能有情绪、不能哭、不能发脾气,强权施压是很多父母解决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方式。</p><p class="ql-block">那么结果是什么呢?通常在多次权威的恐吓压制之下,孩子会逐渐变成父母想要的那个样子,懂事、听话、不哭不闹。处处小心翼翼,佛若一只受惊的小鹿,活在黑暗中瑟瑟发抖。就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塑造的孩子叶藏一样,对讨厌的事物不敢明说,也像做贼似的畏畏缩缩、惴惴不安。</p><p class="ql-block">成年以后他们往往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因为他们从儿时起就是如此被教育的。美国萨提亚大师认为:讨好型的人往往容易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行为上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p> <p class="ql-block">更有研究者发现完全禁止孩子发脾气不仅会影响孩子人格健康,更有影响大脑以及智商的发育。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提出: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情绪敏感力)。而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当父母允许、接受,并鼓励他面对情绪时,孩子的情商得到良好的发展之后,他便可以将能量转而用在探索世界、开发大脑上,若情绪始终被压制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被困在痛苦的牢笼里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因为人脑是由两个系统存在,一个是情感脑,一个是理智脑。而孩童在理智脑还未成熟之前,只能采用情绪脑表达自己。孩子在遇到挫折时,直接反应就是发脾气哭闹,引起注意从而让大人满足其需求。只有让情绪脑按照生长规律发展,孩子的脑部才会更加完善。</p> <p class="ql-block">而父母武断的压制,只会导致孩子的“压力荷尔蒙”得不到释放,进而影响孩子的血压心跳频率,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聪明的家长都会选择接纳他的情绪,而不是一味的压制。</p><p class="ql-block">教育学家尹建莉说:“孩子在本该率真自我的童年时代,被迫放弃成为自己,生命能量无法用于正常的成长,过多的消耗在了应付他人上,这种痛苦极为深刻。”那种童年时不被自己父母所接纳、所爱的痛会像钢印一样深深地印在一个人的血液里,阻碍着他的前进。</p><p class="ql-block">所以父母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了,为什么你的孩子没有创造力?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够聪明?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够优秀,是他们天生如此吗?不,是你把他们变成了这个样子,凭什么又要求他们事事比别人优秀呢。</p> <p class="ql-block">曾刷到一个视频,视频里女儿看起来情绪非常气愤,但是旁边的父亲并没有直接指责,而是说道:“你不一定非得要开心,也不必强迫自己,但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沉浸在愤怒里。”</p><p class="ql-block">在这条视频的下面有很多网友留言,说如果自己有这样的父亲,也不至于成年以后在人事上走那么多弯路,像个困兽找不到出路。父母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范本,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生气、发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情绪,我们只需要接受它、面对它。而那些一直懂事,哪怕被触及底线也不发脾气的孩子,不是真的懂事,只是因为没有被接纳,所以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感,他们不过是不敢不懂事罢了。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别让你的孩子生活在黑暗里。</p> <p class="ql-block">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曾有这样一幕,妈妈们正带着宝贝们吃饭,胡可的小儿子小鱼儿一直想着自己的新玩具,要求妈妈立刻把新玩具组装好。在胡可拒绝以后,小鱼儿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开始愤怒、发脾气。</p><p class="ql-block">而面对不听话的儿子,胡可却没有强硬的压制,而是温柔地说道:“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马上变身,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我们都要遵守规则。”在小鱼儿的情绪得到接纳安抚以后,理智脑开始慢慢地恢复工作。</p><p class="ql-block">整个节目中,这样的场面很多,在孩子每一次有激烈情绪以后,胡可都先认可孩子的情绪,然后跟他讲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胡可也因此赢得了广泛好评。孩子会瞎胡闹,但孩子并非完全不明事理,事情最终会如何呈现,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抉择。</p> <p class="ql-block">成年人遇到问题,都会解决问题。而要求孩子遇到问题,直接跳过问题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孩子会有不合理的要求,这非常正常,成年人要做的则是引导他们去正确的道路,例如不含敌意的坚持,利用游戏发泄情绪,有爱的坚持比粗暴地制止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只有在爱中成长,他才能汲取到真正的养分,成长为一颗有价值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面对一个情绪随时都会炸毛的孩子,我们必须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直到他们真正明白该如何做。一定要告诉你的孩子:我们爱你,无论你是什么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