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25日,街道第一中心校教研室彭主任带领语文教师到临沂第四十中学参加“和美课堂”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成果展示活动。会议的两天时间,我们跟随十位全国名师示范课,深入学习2022版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转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位名师先引领示范课,后就新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和“六个任务群”讲座。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体现。这指向,我们的教学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新课标又指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的设立,从“教为中心”变成“学为中心”,也就是所有的任务教学的目的都是为学服务,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教授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解决问题。这就改变了老师的角色,我们要变成学习的组织者,更要变成学习的设计者,设计学习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爬坡,在学习中学会思辨,让语文向思维打开,让语文向生活打开,让语文向万千世界打开。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也是语文“用的转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十位名师的示范课我不再赘述,因为我的浅陋文字不能表达课堂的深厚,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堂课,无论怎么设计,都在围绕学习任务群走,都在训练学生打开思维,抛弃思维定势,让知识在课堂上生成而不是获得。知识的生成是不断思考不断推翻不断质疑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除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我还学到了“情境性学习”。新课标在课程建议中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我们要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创造“生活场景”“文本语境”“模拟情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认识生活。从而做到教人做事的根本转变,教导学生像智者一样思维,像能者一样做事,像作者一样表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而聆听名师引领,真真正正让我领会到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如果我们有一桶水,那名师的信手拈来,顺势引导,随机应变,满腹经纶,就是一缸水。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惭愧,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终身学习决不能停留在嘴边,要时时刻刻践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天的学习,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句话,一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在教育学生要这样做,好像自己并没有践行,因此周一一天,我都在揣摩专家的课堂和讲座。另一句“一节课学习一个知识和能力,把它学会了,也很了不起”,因此我周一一天,每节课学习一个知识点,在这节课上反复练习,反复举例子,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以前总以为一节课学很多,课堂是充实的,现在发现并不这样,一节课学一项,把它夯实住,也是充实的,学生是愉悦的,老师是轻松的,但是知识是牢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