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孩子动辄哭闹,总是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哭哭啼啼,比如,和同伴争抢不过就哭、受到批评而哭、自己做不好事情就哭、想要某个玩具而哭,等等。</p> <p class="ql-block"> 孩子经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闹。如在遇到解决不了问题时、有不良情绪需要发泄时、表示疼痛与不适时、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时、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不用语言来表达,而是通过哭闹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这种行为在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更加多发。如父母带孩子去商店,孩子想要某个玩具,但妈妈不给买,他就会很生气,或坐在地上哭闹不止。有些孩子不懂如何发泄不良情绪,稍不如意就哇哇大哭,所以在受到批评、被同伴拒绝等情况下也更加多发。有时,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往往使用这种方式,所以在感到无聊、沮丧、孤独等情况下,也会出现哭闹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 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哭呢?一般来说,原因有以下几个:</p><p class="ql-block"> (1)语言表达能力差。有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在与同伴交流时,或者与父母沟通时,因为着急而表达不清,结果被对方拒绝,孩子就会哭闹。有些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就通过哭闹等肢体语言表达。</p><p class="ql-block"> (2)对语言表达效果不信任。有些孩子感到用语言表达拒绝、反对的效果差,就通过哭闹的形式来加强自己“不”的态度。尤其有些家长对孩子说“不”时不尊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比如,家长让孩子把一碗饭都吃完,孩子在表达了自己已经“吃饱了”“不想吃了”之后,家长还是坚持强迫孩子吃,孩子就会通过哭闹等方式来反抗,强化自己的拒绝态度。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感觉到语言表达效果有限,只有用肢体语言来反抗才能取得效果。</p><p class="ql-block"> (3)要挟父母。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孩子一哭,什么要求都答应。长期如此,孩子就会记住:有什么需求时,只要哭闹就行了。比如刚刚开始上幼儿园时,很多孩子为了试探父母,仅仅做出哭的样子来反抗上学。一旦家长表现出动摇,他们就会更加大声地哭,直闹到家长放弃让他们上学为止。</p><p class="ql-block"> (4)缺少安全感。孩子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就会缺乏安全感。在与同伴交往时,或者感到受挫时,就会通过哭闹的行为来排解不安。</p><p class="ql-block"> 即使平时很少哭闹的孩子,在突然到了陌生环境时,也会表现出哭闹。比如上幼儿园,由于老师同伴和环境与家庭完全不同,孩子就会感到不安,而表现出哭闹等行为。</p> <p class="ql-block"> (1)孩子如果是因委屈或疼痛而哭闹时,可以抱着他让他哭一会儿,这样不但能帮助孩子发泄不良情绪,还让他感受到爱。当孩子哭声越来越小时,可鼓励他把委屈或疼痛说出来。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受到的委屈或者疼痛,可以帮助他进一步宣泄不良情绪,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2)孩子老为小事而哭时,父母一方面要鼓励他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告诉他,感到难过、着急,或者想要得到帮助时,要忍住几秒钟不哭,并想办法解决。</p><p class="ql-block"> (3)如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要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表达机会。通过常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聊天等方式,可以使孩子获得语言的积累和表达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4)孩子大哭时,不要说“宝宝真可怜”之类的同情语,因为这样他会哭得更凶。可以对他说“来,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因为这种肢体安慰能增加他的安全感,有利于波动的情绪稳定下来。</p><p class="ql-block"> (5)对于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家长除了要多陪伴孩子以外,还要尽可能帮助孩子适应陌生的环境。比如带上孩子熟悉的枕巾、玩偶等去幼儿园,就可能使孩子感到熟悉,弱化心中的不安和紧张。</p> <p class="ql-block"> 对于动辄哭闹的孩子,家长注意不要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因不耐烦而批评。即使孩子为小事而哭,家长也不要不耐烦。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讲,哭泣对于维持心理健康是有益的。所以,即使孩子动辄哭闹,家长也不要不耐烦而批评他。接受他的消极情绪,并帮助他掌握更加合理的宣泄渠道才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恐吓孩子。有些家长在孩子哭时,对孩子说“再哭我就打你”或者“警察叔叔专抓爱哭的孩子”,这种方法很不可取。一方面会令孩子惧怕和自卑,从而形成懦弱的性格;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对警察叔叔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如果你再教他安全知识--在公共场合走丢了可以向警察叔叔、保安叔叔求助时,孩子往往会因为对警察叔叔的负面印象而拒绝执行。这种恐吓虽然可能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但其实又制造了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原则性问题家长不因孩子哭闹而随意让步。千万不要让孩子将哭闹作为达到自己目的武器。这样的后果是每遇到事他都会以哭闹为手段要挟家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多发情形】</span></p><p class="ql-block">要求没有得到满足。</p><p class="ql-block">发泄不良情绪。</p><p class="ql-block">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问题成因】</span></p><p class="ql-block">(1)语言表达能力差。</p><p class="ql-block">(2)通过哭闹的形式来加强自己“不”的态度。。</p><p class="ql-block">(3)要挟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p><p class="ql-block">(4)缺少安全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解决方案】</span></p><p class="ql-block">(1)让他哭一会儿,帮助孩子发泄不良情绪,还让他感受到爱。</p><p class="ql-block">(2)要鼓励他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3)要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表达机会。</p><p class="ql-block">(4)肢体安慰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有利于波动的情绪稳定下来。</p><p class="ql-block">(5)尽可能帮助孩子适应陌生的环境。弱化心中的不安和紧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误区警示】</span></p><p class="ql-block">☆因不耐烦而批评。</p><p class="ql-block">☆恐吓孩子。</p><p class="ql-block">☆无原则让步。</p> <p class="ql-block">撰文‖孙玉梅</p><p class="ql-block">编审‖曾经年少</p><p class="ql-block">指导‖上犹县妇女联合会</p><p class="ql-block">上犹县好家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