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漫游汤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好去处,当然有花有山有水,而且更应该有一群人,徒步,驾车,随心所欲!</p><p class="ql-block"> 整个冬天人们畏手畏脚,被寒冷降服,没有勇气面对大自然的另一面。春季来了,到处暖洋洋的,风里带着甘甜的味道,阳光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人们自觉自愿的涌出来,从钢铁的森林奔赴随风舞动的绿色世界。在山丘,在高岗,在小河边,在树荫里,在连绵不断的大山深处,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感受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周末,相约三五知己,踏青,游玩,把生活的疲惫,工作中的辛苦统统摒弃,走一起出发。有很好计划出行的,又时间允许的,可以找远一点的名山胜水,像平常很忙碌只能有小小的间隙可以利用,就选择就近的短时间能来回又不用在外就餐的,玩得开心又节省何乐而不为。</p><p class="ql-block"> 那天,周四,天气晴朗,下班后,我们决定一起出去浪。把沉寂的状态挥霍掉,把春天的美好的形式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驱车一路向北,想要去亲临南水北调之源头——渠首,听说丹江湖边汤山修建湿地公园初见成效,那里有山有水,有苍茫有幽静,有追梦人的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站在汤山对面的山峰之上,远眺一副宏伟蓝图若隐若现,山顶塔身清晰可见,魏伟耸立,让人心生亲切之感。不再耽搁,一路油门踩满,过九调湾,跨清泉沟,穿渠首村,驰南水北调源头第一大桥,直奔汤山。</p> <p class="ql-block"> 按照指示牌顺利进入汤山环山公路,柏油公路两旁绿植成荫,鸟语花香,好美!朋友说想走路,就把车子停靠在不碍事的山脚下。我们牵手漫步,说说笑笑,不谈工作,不谈人生,不谈风月,只是信口开河,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走着。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安静的地方安静的行走,心无旁骛,做最纯粹的活动——行走,有人陪!</p><p class="ql-block"> 宽阔的路上了无一人,当然除了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望着山顶楼阁想找个近路早点上去,可是第一次来,不知道捷径在哪儿,山丛中野草丛生,树木林立还有陡坡峭壁,不敢轻易尝试,更何况环山公路干净平坦,绕是绕了点,但是我们能多走路多说话呀!就这样漫不经心的走着,不时遇见路边有公告牌子,想对这座山,这个地方多了解一些,都认真凑过去阅读。仿佛是遇到一位可欣的人儿,想要更多的亲近。</p> <p class="ql-block"> 好像蛮轻松的就到达了山顶的广场,广场上稀稀落落有几个人,但还是比较清静。广场坐落在山顶的环抱之中,整座山被劈掉南边的部分,整平形成大的广场,北边山壁依然,墙壁上做满浮雕,详细讲述这个地方水与人,历史与文明的风雨历程,想要了解一个地方不能不细细品味它的变迁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墙壁上的故事对朋友比较有吸引力,我就在一旁晃悠,直到他参观完毕,我们一起登木梯上最高处的九重阁。轻盈欢快的步伐,让人心中倍感舒爽,一口气登上汤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站在阁楼面前,发现自己好渺小,魏伟阁楼,立于世间,见证了历史,也收容过往,不言不语,静观其繁荣富强,昌盛壮阔。</p><p class="ql-block">九重阁位于汤山之巅,其得名于九重镇及古代水利灌溉工程,九重堰。占地707平方米,高约39.9米,其外观为九层,内部实为五层。一层重檐庑殿式,二层为单檐庑殿式,三四五层均为单檐攒尖式。飞檐流丹,廊腰缦回,气象万千,雄伟壮观。登阁远眺,烟波浩渺的丹江湖衔远山,泄长渠,浩浩汤汤而致千里,一代明楼之风蔚然而现。</p> <p class="ql-block"> 登上汤山最高处,绕着围栏奔跑一周,满心欢喜,极目远眺一切尽收眼底,苍茫广阔,波烟缭绕,站在每一处都有不同的感悟。环顾四周,东有南水北调渠首,渠之遥绕,碧波莹莹;南有丹江湿地湖,静若处子,无私奉献,穿地下长龙形成百里丹渠奔赴湖北河口、襄阳,枣阳,灌溉一方土地,富饶一方人民;西有苍苍山峰,八仙洞藏匿其中,更多的名胜古迹等待你去探寻;北边屋宇陈列,村庄在田野包围之中像是航行在大海里的帆船,影影灼灼,人口大省,你可观,村连着村,镇连着镇,仿佛看见勤劳的河南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p><p class="ql-block"> 拍照留影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位置咔咔咔,不厌其烦。有时候觉得,能定格住的影像一定会保存更长久,也一定不会失去。</p> <p class="ql-block"> 一直走一直在,夕阳西下,我们又牵手下山,此时已经双脚发热,后背冒汗,依然兴致盎然,谁都兴高采烈。真是站得高看得远,我们轻而易举的发现了下山的捷径路,小路是石头铺成的台阶,虽然缝隙里有小草探出头郁郁葱葱,经过别人的踩踏行走起来并不碍事。</p><p class="ql-block"> 都说回头路好走,果不其然,一下子就回到了停放车子的地方,在位子上坐了一会,喝口水,修复情绪,舒缓心情,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一定还会再来的,汤山再见,心里默默念着!</p><p class="ql-block"> 一定会来的,回到山川的怀抱,只要有念想,有希望,诗和远方就在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