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绽放春意浓 双减探索正当时 ——记广州市第四批“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数学一组南京跟岗研修活动

柳橙

<h3>  春色轻盈,所有的美好都在路上。为探究“双减”背景下的相关教学创新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数学一组”幸福出发,来到了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跟随特级教师“魏光明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在实践中的体会,分享教学经验,特级教师引领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数学知识教学研究,设计数学教育减负创新活动,使每位教师能够对减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交流触碰思维,感悟深,收获多。</h3> <h3>  3月20日早上,我们来到了南京晓庄学院开始了开班仪式。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四批小学名师培养对象集中在南京晓庄学院的大会堂,参加简单而隆重的开班仪式。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杭梅在开班仪式上发言,本次领队蒋友梅老师向培训班的学员们强调了跟岗要求。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母小勇教授给我们带来关于跨学科整合的精彩讲座。他对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教学进行了解读,解答了跨学科教学应该怎么“跨”的问题,同时还介绍了“选择一个主题,确定双线目标,创设三维表现,规划四大活动”的跨学科实施策略。</h3> <h3>  2023年3月20日下午,我们数学一组一行15人来到南京市名校之一——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跟着魏光明特级教师展开了为期4天的跟岗学习。这4天魏特安排他工作室的小伙伴们给我们介绍他们的研究主题,让我们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还安排了多节课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是如何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h3> <h3>  魏光明特级教师以《慢慢行走在探索路上—小学数学起点型核心知识教学探索》为主题,将他是如何在研究道路上慢慢行走,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探索之路上的历程。从最初的《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的研究》到最新一期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知识建构的教学研究》前后修改了五次。延续十几年,他对教育本质研究的恒心、毅力让我们为之动容。从散点尝试到逐步聚焦,从静心读书到反思质疑,从教育研究到行为改进,从单兵作战到团队攻关,从明确方向、立即行动、坚守目标、小处着手等几个方面,分享成功的经验做法。</h3> <h3>  3月21日——24日我们听了8节课和6个讲座。从魏特的研究发现,他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我们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来的,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更系统地教,把数学本位的东西做扎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团队里的老师跟我们所作的讲座都可以看出这一点。《“I”课堂:让学习走向深度》、《小学数学低年段无纸化测评微探》、《做数学: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这些研究都是来自于课堂,把课堂教学做扎实。</h3> <h3>  周老师执教的《认数》采用借助于直观教具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并且结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这样的数,让学生感受整千以内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h3> <h3>  唐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整十、一位数》一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节课行云流水完成教学目标,没有刻意追求形式多样。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h3> <h3>  王老师执教的《立体图形的复习》采取先归纳整理,再进行练习的形式,学生提前整理知识思维导图,课堂上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沟通和联系。在练的环节中,王老师通过同一个情景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本题型的知识有新的收获。</h3> <h3> 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李志平老师让学生通过推理、假设,找出知识的突破点,使学生思维得到升华。</h3> <h3>  五年级《杯水车“新”》 戴香华老师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h3> <h3>  观摩了两位年轻教师《认识平均数》的模拟课堂,展示了两节同课异构的优秀模拟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深入了解了认知冲突、统计意义、问题驱动的运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经历数据的产生,这些对提升数学素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值得下功夫去学习研究。</h3> <h3>  走进八位老师的课堂更让我们感受到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一节好课是教师智慧流淌的水到渠成,是师生心灵相约的和谐共生。</h3> <h3>  在讲座与评点中感受到专业引领课堂。在五天里的讲座与交流活动中,让我们感受到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学习,课堂才能充满生机。</h3>

数学

学生

课堂

教学

学习

研究

小学

特级教师

知识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