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自驾游——建德三都镇渔村和梅城古镇

老槐树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7日,原汁划前往建德三都镇前源村的山上看樱花,可到了那里,才知当地的樱花是早樱品种,半个多月前都已凋谢了。</p><p class="ql-block"> 询问了当地的热心居民,他们提议可去渔村和梅城古镇看看。</p> <p class="ql-block">  富春江日出。</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陈延平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三都镇景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建德三都镇的三江口渔业自然村,是个安静的小自然村。这里小桥流水,屋舍俨然,两岸青山如黛,盈盈水波荡漾。</p><p class="ql-block"> 对这个小渔村,造物者似乎有着格外慷慨的赠予。它坐落于新安江、兰江和富春江三江交汇处,与梅城古镇隔江相望,素有“望古塔,游三江,扬帆七里醉渔家”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鸬鹚是一种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这一传统的捕鱼方式在三都渔村已传承数百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据说元朝末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将其麾下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九姓将领的族人驱逐出陆地,不准在岸上居住,俗称“九姓渔民”,分散在衢、婺、睦三郡。由此,他们在新安江上以舟为家,以渔为业,日出而作,日落泊舟。建德三都渔村,就是原先飘零在三江口的“九姓渔民”,上岸后聚居而来。</p> <p class="ql-block"> 离开渔村,开车行程十一分钟就到了梅城古镇,它与渔村隔着富春江相望。</p> <p class="ql-block">  梅城古镇是浙江省建德市下辖的一个千年古镇,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已有已有1700余年历史。梅城古镇位于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依山傍水,风光秀丽。</p><p class="ql-block"> 梅城,也称梅花城,原是睦州严州府城的雅称,1938年,才作为建德县城的正式地名确定下来。</p> <p class="ql-block">  原先的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梅城古镇因古城墙临江一段筑成梅花形而得名。“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严州(古称)半朵。”这是最为严州人自豪的口头禅。“梅花”之称从何而来,而且为什么是半朵呢?这里的“梅花”是指城垛的形状:只有京城城墙的城垛才能做成半朵梅花形,因此梅花城是一座城市身份和地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清邮局旧址原为梅城毕氏世代居所,占地331.5平方米,格局为中轴线四进带一跨院。清代末年,邮驿制度开始废弛。光绪二十六年(1900),严州开办二等邮局,设在儡石巷口;民国十九年(1930),严州邮局迁至此处,征用毕宅作为办公场所,留部分厢房给予毕氏后人居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太平桥——唐宋时称伏龙桥。在牌坊下方是古太平桥的遗址。太平桥初名为伏龙桥,宋代称龙津桥。古城老人们流传下来一个故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长毛”进入梅城的城南烧杀抢掠,却不进城北祸乱,所以百姓纷纷从这座桥进入城北得以太平,顾得名太平桥。这只是个传说。其实桥名为李文忠1361年重建严州古城所定下来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太平桥长约7米,桥下穿过的玉带河宽不到5米。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每隔一百年,城市就要“长高”20厘米,由于古城不断“长高”,太平桥面已提高约1.2米。由于玉带河水位也跟随着城市的“长高”而不断抬升,现在的水位已经无法满足船只从太平桥下经过,本着“既要保护桥,又要复原千年古河道场景”的宗旨。经过十几轮的精细论证,我们决定保持太平桥现状,同时从太平桥北开辟一条新的河道,让玉带河绕行回江家塘,同时在这个绕行的河道上加盖遮盖板,河道上方仍然恢复为交通干道。如今玉带河疏通工程接近屋声,小船将可从这条地下隧洞穿行,如此做到开发与保护的双赢。</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开座谈会了!!👍👍👍</p>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7日,编辑于桐庐溢美国际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