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香之韵,践修德之行—鲍家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召开第一次读书分享会

赵宁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文化素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引导广大教师“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于开班之初购置了大量图书。经过一个寒假的认真研读,3月21日上午,鲍家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召开第一次读书分享会。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分享会,同时有幸邀请到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徐朋老师及其团队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赵宁老师主持。 本次读书交流会上,每位分享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工作经历等进行分享。人人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 王凌雨老师分享《围城》<div> 王凌雨老师钟情于文学作品《围城》。她说:我们穷尽一生或许走不出一个又一个围城。而生活的真谛或许就只在于你在这围墙下是否活得精彩。既然如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刻画,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变得多姿多彩,在自己的城中发光发热,那么围城就在心中不复存在。要有光,太阳的光不够,还要有心灵的光。<br></div> 单畅老师分享《童年》<br> 单畅老师从作者简介、内容简介、作品赏析和读书心得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她将读书过程中的感悟与实际教学联系起来,她认为:教师的战场与舞台是课堂,教师素质的高低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将平时的教学理念、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敢于将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并不断将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构建自己的教学新模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王聪老师分享《平凡的世界》<br> 王聪老师带我们看到了她眼中的《平凡的世界》。她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是惊涛骇浪的传奇,而是平凡又宁静的最真实的生活。《平凡的世界》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要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董翠萍老师分享《鬼谷子》<br> 董翠萍老师将书中的纵横捭阖之术应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之中。她说:《鬼谷子》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我们老师也经常提到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我都能在书中看到或者领悟到。总之清醒的认识自我,然后再领悟其中的智慧,使自己步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良性循环,使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更加的和谐。 魏佚帆老师分享《眼界》<br> 魏佚帆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让我们看到了《眼界》这本书给她的教学带来的变化。她认为:我们身为教师,更该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断挖掘,细心发现,优差生的差距会越来越短。没有人愿做木桶中的短板。在日常的备课与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展现自己的青春和活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从五位分享者不同的演讲风格中,我们感受到了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了教师们谈吐不凡的内涵和修养。以书为友,以学增慧。在阅读中走向未来,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反思中超越自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开展“531”师徒结对工程,在夯实教师基本功的同时,锤炼课堂实践本领,双向双线并进,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分享

老师

教师

教学

青年教师

读书

平凡

课堂教学

自己

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