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初春本应该是格外明亮和美丽的。但一场突如其来的中耳炎,顿时给我的生活抹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新冠阳性之后,我本已很快康复,很快就完全没有了咳嗽及流涕,也没有任何传说中的心跳加快、走路出虚汗等后遗症状,在某个尚属寒冷的周末,我们还连续驾车到南山脚下去徒步。有朋友通过我电话里的风声或通过微信运动里的步数发现我居然在那样的天气外出,还专门打电话批评我,并一再叮嘱我多加小心注意休息,我虽心存感激,但仍然不以为然,任由自己贪享着压抑已久后的释放和轻松。</p><p class="ql-block"> 出现问题是因为一次社区群里的购物,在购得多种皇帝柑和沃柑之后,冰爽多汁的水果让我禁不住地连续多吃了多个,很快便引起了一阵阵严重的咳嗽,并且有着逐日严重的趋势,并且似乎激活了我原有的慢性咽炎和鼻炎,不得已用药物去压制,却完全没有作用并且症状持续加重,嗓子一痒,马上会引起一阵地动山摇的咳嗽,紧接着就会鼻涕眼泪一起汹涌“突怆然而涕下”!更有甚者,先是在某个下午出现了短时间的右耳闷堵,第二天闷堵时间明显加长,当这种类似飞机降落后的闷堵感持续加强,并且直至有一天突然从早晨开始就彻底闷住了,我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首先网上预约挂号,去年先生曾因患耳鸣而四处求医,我基本了解周边几个医院的耳鼻喉科情况,这次我准备去相对近且又级别较高的 交大一附院问医了。网上预约只挂到一周后的主治医师,在等待的时日不应该耽误,我先到社区医院咨询,在与药师朋友进行充分讨论并分析了自己的病情进展之后,我基本确定自己是鼻炎累及中耳,导致咽鼓管肿胀而发炎,到坐诊医生处希望能开一盒消炎药,但医生说抗生素作用不到咽鼓管,让我到专业医院做耳镜检查。不好违背医生,而我又坚信自己基于患病过程分析的判断,就自己到药店买了头孢克洛开始服用。用药三天似有好转,先是耳朵里有水样液体可以随着体位改变而快速流动,之后我发现平躺时耳朵基本可以完全正常,再之后又发现向患耳一侧45度(正负5)的角度时也可以清醒地靠位斜坐而不堵。再后,早晨起床能保持几分钟清爽,至去一附院的前一天,我已经能做到早晨耳朵不堵的时间可以持续半小时。切身感受告诉我,耳中液体在减少,我的提前医治方法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 2月28号,我按预约时间到了医院。经历了一系列取号、排队之后,医生让我做了耳纤维内镜、听力及声导抗测听检查,并很快诊断我为“分泌性中耳炎”。听完我对近期情况的描述,更确认我这是新冠后遗症并已经在好转。但医生认为我在乱吃药,并且也十分肯定地说我服用的抗生素没用。简单地给我开了鼻喷剂及柠檬蒎肠溶胶囊就结束了。再次问医生需不需要吃抗生素,得到的是坚定地否定,好吧,理工科博士在医学专家面前仍然是无知而需要绝对服从的,简单的处方也许说明问题不大?于是我就轻松愉快地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吃药。第二、第三天,没有变化,但第四天,闷堵似有严重,耳中积液似乎又在增加。</p><p class="ql-block"> 开始有怀疑,于是开始查资料。有文章说:中耳炎是中耳鼓室、乳突腔黏膜、骨膜甚至骨质的急性或者慢性感染性炎症,临床上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因此,治疗中耳炎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并且临床上主要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克肟。我问医前自己买的药没错!自己的体验也是抗生素有作用,医生也确认在好转!</p><p class="ql-block"> 又有资料称: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是一种无菌性炎症,抗生素的使用更多的是为了治疗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伴随疾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使用一般比较慎重。为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交替滴鼻;为促纤毛运动及排泄功能,可以口服氨溴索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有助于咽鼓管炎症状的缓解。因此一附院用药和社区坐诊医生的观点似乎也有依据?</p><p class="ql-block"> 但加重的病情是真实存在的。</p><p class="ql-block"> 还未到三周后的复查时间,我开始了再投医。社区医院的中医已经很有些名气了,据说郊县的患者也会乘车结伴前来找董医生看病。在等待复诊的时间里不妨用中医治疗一下?于是我坐在了中医诊室请董医生把脉问诊。</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被诊断为脾虚湿热,我的理解大概是:因早期风寒侵袭,以致耳窍经气不宜,而出现耳胀之症;对于肝胆湿热的我,复感湿热之邪,循经上扰,停聚耳窍,恰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浊困结耳窍,以致邪毒滞留,气血淤滞,脉络受阻,耳窍为之闭塞不通,因此引起耳闭之症。</p><p class="ql-block"> 听之有理,随即取药回家自煎。第一天尚有耐心,第二日便深感被两煎的时长和程序所困扰,况且中医作用发挥稍慢,未能立竿见影而反应,耳中闷堵仍有继续加重,更有同学朋友电话嘱我尽快再看耳鼻喉科。或许应该先西医而解闷堵,再中医调理脾虚而治本方为上策?至此,我心已大乱。</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最好的耳鼻喉科医院是交大二附院,但网上预约显示需要十天。马上去能当天挂号的省医院!此处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去年先生患耳鸣,每周换一个医院,曾被我各种讽刺批判,而今天的我又完全重复了他的种种行为,看来都是病痛使然。</p><p class="ql-block"> 去省医院再做检查,医生听我描述了所有过程,并求证“我认为应该加头孢类抗生素对不对?”等问题,医生很肯定说“我们要加!”。虽率先问我“给你穿刺抽出吧?”我因害怕而马上摇头否定。“到必须穿刺的程度了吗?”“可以不穿”。那么我选择保守治疗。不仅加了头孢克洛,还增加了醋酸泼尼松激素片以加强消炎作用,同时让我每天用鼓气法吹气,一周后复查!隐约中,我感觉非手术方法治愈是有希望的。</p><p class="ql-block"> 一周的时间有时候很漫长。</p><p class="ql-block"> 按时吃药,按时鼓气。第一天、第二、三天,仍然没有作用。但第四天,左耳突然在鼓气时发出了“噗”的声音,原来通气的感觉是这样的!原来我的左耳也存在不通畅!左耳没有闷堵只是因为还没有负压导致的积液渗出!但右耳始终不通。耳内积液似乎在变粘稠。每一次鼓气,左耳的通畅感都在提示我右耳的严重性。</p><p class="ql-block"> 至复查前一天的上午,我几乎已经说服自己接受穿刺了。但就是在这最后的一次继续鼓气,“嘎”的一声,非常响、非常有阻力感,但也非常令人振奋!这是终于吹开了。马上打电话向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报喜!一通电话打完,一阵清理过后,我的患耳,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复查,医生再做两项检测认可了我的恢复,仅仅是开了两盒中成药继续治疗鼻窦炎。当然,还让我继续鼓气法吹气,跟社区周院长叮咛的一样,以防止咽鼓管后期粘连。告别医生之前我又问:“因为感觉耳液粘稠,我担心从细长的咽鼓管排出阻力大,昨天还服用了氨溴索,对吗?需要继续服用吗?”,“应该用!我看一下医院有没有,不然你到药店买罢,再服100毫升”。</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的中耳炎已经基本治愈了!历时两个半月的闷堵、一个多月的医院奔波,体会很多。难得今天有大段无聊的坐火车时间需要打发,我索性把治疗过程和体会写出来,留给自己做纪念,也或许可以给他人做参考:</p><p class="ql-block"> 1,耳部患病不能拖,抓住急性期尽快用药可以避免有创手术。</p><p class="ql-block"> 2,急性中耳炎一定要加抗生素!现代医学理论不能教条恪守。</p><p class="ql-block"> 3,对于任何疾病的治疗,坚信自己是最了解病情的人,一定要把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正确描述给医生。对于医生的诊断可以质疑并自我求证。</p><p class="ql-block"> 4,深切体会到了百姓就医难。预约时间会延误病情;每次奔波、等候,仅有的几分钟就诊,遇到稍有经验不足或不认真的医生,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 5,可以考虑按照中医理论调理一下脾虚和湿热了。</p><p class="ql-block"> 生活又告一个段落,阳光再次明媚起来,郊外应该正值绿肥红也肥吧?周末可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 <p class="ql-block">2月28日初诊时听力报告</p> <p class="ql-block">3月22日最后复诊时听力报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