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p class="ql-block"> 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所列的总目标,其中,“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知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想象思维能力。”,这一目标不能只凭借课堂教学实现,必须依靠课内外作业相结合进行落实。因而,本次作业将作为着重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载体,由本校劳动基地实践活动,联动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实现核心素养和精神成长的共融发展。</p> 教材简析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其中板块一:“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和天气有关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的兴趣,并为学生指出一些在生活中识字的途径。板块三是“读一读”,读儿童诗《祖国多么广大》,朗读积累,感受祖国的地域广大,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板块四:安排了一组描绘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有对春天整体特征的描写,也有具体的视觉上和听觉上感受到的春天。八个词语排列整齐,合撤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积累语言。</p><p class="ql-block"> 对于此学段的学生而言,这一主题并非零接触,第一课《春夏秋冬》的学习已然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恰逢春日,带领学生到校劳动基地播种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讲书本的知识迁移融合到真实的情景中。</p><p class="ql-block"> 再者,一年级下册的学生该年段已经习得了看图写话的基本四要素,而劳动基地的锻炼正好为学生提供望闻问切写话的基础条件。</p> 作业设计指导理念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p><p class="ql-block"> 而语文课程性质就是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语文需发挥其融合力及助推力。在日常语文课程学习中,如何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同时,又能以“语文”作为平台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在把劳动教育和语文学科知识内容融合课程学习中尝试劳动教育主题学程式整体作业是有效路径之一。</p> 设计特色 <p class="ql-block"> 本次“劳动最光荣”学程式整体作业,把课堂教学、写话、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成一条学习线索,在真实且丰富的校本劳动实践中有机融入语文学科教育,实现文道统一。基于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学生由“学”到“做”,最后“写”完成写话,不仅使他们主动去运用课堂中所学的词语,而且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实现语言运用的最终价值。</p> 作业成品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介绍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学习完这课后,带领学生到劳动基地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将书本中的知识迁移融合到真实的情景中,实现核心素养和精神成长的共融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