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瑞居书味香

醉笔舞魂

<p class="ql-block">春来瑞居书味香</p><p class="ql-block"> 索新存</p><p class="ql-block"> 一个憨朴的农民老伯,以自己一己之力能有修建书院的愿想并努力实现,让我意外惊喜。</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兴办书院本是文人、学者、饱学的大儒和社会贤达的份内事,可一个在庄稼地里摸爬滚打的乡村农民,有如此的精神站位,如此的执着动力,倾全力支持儿女创办“乡村文化驿站”,带领全村人读书学习,真是超前之举,高明之举。更可贵的是这位老伯读懂了《易经》,而且给人解忧排难,指点迷津,教人读书明理,向好向善,真的令人倾佩。</p><p class="ql-block"> 当绝大多数人把日子马马虎虎的过,忽略不计的过,稀里糊涂的过的时候,而左老伯以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高明,把日子精神充实的过,庄庄重重的过,有条不紊的过,一丝不苟地过,向上向善地过,学习研究的过的时候,谁能预想,这样的日子过出很多的热度,过出太多的情趣,过出很多的节奏,过出令人倾慕的精神。这就是左老伯说的,不读诗书的人只活了一辈人,过的是普通人,读诗书的人过的是两世人,因为他整天在前朝后代、古今中外和古人圣贤堆里生活,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子丑寅卯,六十花甲子,黄道吉日,无所不通。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和平时只知道吃喝拉撒,拼命挣钱穿衣的俗人的生活确实不同。读书人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揉和着过,过出和宇宙同轨的爽心,过出天人和一,道法自然的大智慧。而且这种思想和在都市打拼的新锐畅销书作家无戒一拍即合,让人惊奇,让人拍案叫绝,这可是爷孙之辈的差距呀!</p><p class="ql-block"> 隐居乡村五年,今天应文友李建琪之约终于再次出山,来到瑞居书院,耳闻目睹宁县南义籍前沿年轻作家无戒的最新创作理念和农民老伯的国学知识的探讨,融合,振奋不已。无戒的知识渊博,谈吐不凡,令人耳目一新,思绪激活,左老伯的睿智聪慧,老道深刻,瑞居书院的收藏丰富文化深沉,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今天参观瑞居书院,真的收获一枝繁茂的奇葩之花。</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从古至今过惯市井生活的人,对青堂瓦舍的乡村,对田园牧歌总是很神往,尤其是一处可以休心养性、读书耕田的文化书院。</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的心目中,乡村是纯朴淳厚的代名词。在我原来的看法里,乡村的矛盾冲突,百分之百是相互误会。近一两年更进一步接触乡村的一些人和事,我受到过强烈的刺激之后,对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的小人和品质恶劣的赖皮狗,确实存在,并且有添加壮大之势。这类人明明干着头上生疮,脚底流脓损德坏事,偏偏昂着脖颈不为自己丧尽天良而懊悔,还坏得理直气壮,坏得胡搅蛮缠,坏得恶人先告状。这类人像化学武器,正在渐渐毒化着一方清纯的村风。人们渴望一种和睦相处,暖风融融,书香浓浓的乡村生活,瑞居书院的建立恰好给这些“浑身有病”的人开了一剂治愚治蠢治病的救命良药。</p><p class="ql-block"> 在瑞居书院,孝道,圣贤,文明,礼仪,和合,崇文,尚德,读书等等的热词频频出现,跳入眼帘,跃入人心,真是让人省心,让人明理,让人醒悟,让人目不暇接,让人深思启幽。由此可想而知,在真正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身体力行?向上向美的生活,人人向往之,如果人人都不讲道德礼仪,相互对立,那人人的愿望就都落空,日子会过得凌乱不堪,焦躁不安,家家自危。如果人人都礼貌待人,文明做事,和善相处,一切的企朌都会雪里送炭,不请自来。一切美好的物事,不能等待,可是像这样明白通透的人有几个?等到想得明白,等到弄清楚,已为时晚矣,后悔莫及。</p><p class="ql-block"> 左老伯是书院的主人,更是这个小乡村道德礼仪的践行者。他老人家性格很阳光,言辞谈吐很睿智,很深刻。他说,为人处世,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不要嫌这嫌那,人一辈子要积善积德,要为他人和自己,多行善事。许多大作家,文化名流有自己的书房,左大伯是乡村的庄稼人,成天荷锄在田野里劳作,但他的思想很新颖,也有自己的独立书房,并且又亲身践行了书院的又一遵旨:读书明礼。当这天读书会的主角、青年作家无戒走进左老伯的书房时,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隔代人从谈读书经验,谈到做人创业,谈人的命运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倾盖如故,侃侃而谈,情趣盎然,时不时加杂上些诙谐幽默的语句,引得大家在启思幽发中笑声阵阵。这次参观瑞居书院,真是眼界大开,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读了很多书,曾经经受过无数次书本的启发教育的农民写作者,今天,借读书会之机观览瑞居书院,思想再次经受了一次洗礼,我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瑞居书院,研学参观,读书明理,知书达礼,真受益匪浅!值!</p> <p class="ql-block">春来瑞居书味香</p><p class="ql-block"> 索新存</p><p class="ql-block"> 一个憨朴的农民老伯,以自己一己之力能有修建书院的愿想并努力实现,让我意外惊喜。</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兴办书院本是文人、学者、饱学的大儒和社会贤达的份内事,可一个在庄稼地里摸爬滚打的乡村农民,有如此的精神站位,如此的执着动力,倾全力支持儿女创办“乡村文化驿站”,带领全村人读书学习,真是超前之举,高明之举。更可贵的是这位老伯读懂了《易经》,而且给人解忧排难,指点迷津,教人读书明理,向好向善,真的令人倾佩。</p><p class="ql-block"> 当绝大多数人把日子马马虎虎的过,忽略不计的过,稀里糊涂的过的时候,而左老伯以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高明,把日子精神充实的过,庄庄重重的过,有条不紊的过,一丝不苟地过,向上向善地过,学习研究的过的时候,谁能预想,这样的日子过出很多的热度,过出太多的情趣,过出很多的节奏,过出令人倾慕的精神。这就是左老伯说的,不读诗书的人只活了一辈人,过的是普通人,读诗书的人过的是两世人,因为他整天在前朝后代、古今中外和古人圣贤堆里生活,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子丑寅卯,六十花甲子,黄道吉日,无所不通。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和平时只知道吃喝拉撒,拼命挣钱穿衣的俗人的生活确实不同。读书人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揉和着过,过出和宇宙同轨的爽心,过出天人和一,道法自然的大智慧。而且这种思想和在都市打拼的新锐畅销书作家无戒一拍即合,让人惊奇,让人拍案叫绝,这可是爷孙之辈的差距呀!</p><p class="ql-block"> 隐居乡村五年,今天应文友李建琪之约终于再次出山,来到瑞居书院,耳闻目睹宁县南义籍前沿年轻作家无戒的最新创作理念和农民老伯的国学知识的探讨,融合,振奋不已。无戒的知识渊博,谈吐不凡,令人耳目一新,思绪激活,左老伯的睿智聪慧,老道深刻,瑞居书院的收藏丰富文化深沉,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今天参观瑞居书院,真的收获一枝繁茂的奇葩之花。</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从古至今过惯市井生活的人,对青堂瓦舍的乡村,对田园牧歌总是很神往,尤其是一处可以休心养性、读书耕田的文化书院。</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的心目中,乡村是纯朴淳厚的代名词。在我原来的看法里,乡村的矛盾冲突,百分之百是相互误会。近一两年更进一步接触乡村的一些人和事,我受到过强烈的刺激之后,对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的小人和品质恶劣的赖皮狗,确实存在,并且有添加壮大之势。这类人明明干着头上生疮,脚底流脓损德坏事,偏偏昂着脖颈不为自己丧尽天良而懊悔,还坏得理直气壮,坏得胡搅蛮缠,坏得恶人先告状。这类人像化学武器,正在渐渐毒化着一方清纯的村风。人们渴望一种和睦相处,暖风融融,书香浓浓的乡村生活,瑞居书院的建立恰好给这些“浑身有病”的人开了一剂治愚治蠢治病的救命良药。</p><p class="ql-block"> 在瑞居书院,孝道,圣贤,文明,礼仪,和合,崇文,尚德,读书等等的热词频频出现,跳入眼帘,跃入人心,真是让人省心,让人明理,让人醒悟,让人目不暇接,让人深思启幽。由此可想而知,在真正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身体力行?向上向美的生活,人人向往之,如果人人都不讲道德礼仪,相互对立,那人人的愿望就都落空,日子会过得凌乱不堪,焦躁不安,家家自危。如果人人都礼貌待人,文明做事,和善相处,一切的企朌都会雪里送炭,不请自来。一切美好的物事,不能等待,可是像这样明白通透的人有几个?等到想得明白,等到弄清楚,已为时晚矣,后悔莫及。</p><p class="ql-block"> 左老伯是书院的主人,更是这个小乡村道德礼仪的践行者。他老人家性格很阳光,言辞谈吐很睿智,很深刻。他说,为人处世,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不要嫌这嫌那,人一辈子要积善积德,要为他人和自己,多行善事。许多大作家,文化名流有自己的书房,左大伯是乡村的庄稼人,成天荷锄在田野里劳作,但他的思想很新颖,也有自己的独立书房,并且又亲身践行了书院的又一遵旨:读书明礼。当这天读书会的主角、青年作家无戒走进左老伯的书房时,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隔代人从谈读书经验,谈到做人创业,谈人的命运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倾盖如故,侃侃而谈,情趣盎然,时不时加杂上些诙谐幽默的语句,引得大家在启思幽发中笑声阵阵。这次参观瑞居书院,真是眼界大开,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读了很多书,曾经经受过无数次书本的启发教育的农民写作者,今天,借读书会之机观览瑞居书院,思想再次经受了一次洗礼,我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瑞居书院,研学参观,读书明理,知书达礼,真受益匪浅!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