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组织培养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必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搬炼、专业训练。这四方面丰富了干部教育培养的内涵、途径、方法,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不可或缺、不能偏废。其中思想淬炼是基础,关乎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等,政治历练是根本,关乎政治意识、政治立场和政治本色等,实践锻炼是途径,关乎贯彻落实能力、提升执政本领等,专业训练是保证,关乎能否干成事、推动高质量发展等。<br>思想淬炼是基础。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源于思想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坚持思想淬炼,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将之作为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首要课程、必修课程,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br>政治历练要始终摆在首位。政治素质是干部队伍最重要的素质,看一个干部政治素质高不高,主要看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忠诚干净担当。党员干部要在应对处理各种矛盾挑战的斗争中积累政治经验,积极向大事、难事、急事请战,自觉经受"多向锻造,直到手上“磨出茧”,脚上“走出道”,使自己的斗争阅历和政治经验同步增长。<br>实践锻炼,是要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检验和捶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要注重把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中锻炼成长,在经历重大斗争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br>专业训练,要着力全面提升干部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提升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弥补知识短板、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促进干部结合实际、遵循客观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党员干部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只有将政治和业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经过长期历练、锻炼、训练和综合培养,才能逐步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