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搭建教师们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提升教学质量,栖霞市实验小学联合翠屏小学、西城小学、寺口小学开展了青年教师仿课大赛,栖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组两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磨课研课活动。</p> 精研细磨,方得进步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堂精彩的课也需千锤百炼、取长补短,博取众长,才能绽放光芒。</p> 《平行与相交》 牟新婷 初次试讲 <p class="ql-block"> 牟新婷老师认真研读教材、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完成第一次备课、第一次磨课展示......</p> <p class="ql-block"> 课后,大家集中到一起共同探讨,分析优点和不足,集思广益,形成全面的过程性资料。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分享,绽放出群体智慧的光芒。</p> 二次打磨 <p class="ql-block"> 取其精华,去其槽粕。在第一次试上后,牟老师结合组内教师的意见,进一步打磨教学设计。从导入新课,到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达成以及环节间的衔接,对课堂的把控,都有所进步。</p> 再次优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课不厌百回磨”,在一次次调整教学思路,一遍遍修改教学方案后,牟老师的教学设计越来越成熟,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第三次试讲。</p> <p class="ql-block"> 好课需多磨,磨思维广度,磨教材深度,磨立意高度。在每次试课的过程中,听课教师认真做听课记录,磨课时客观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反复修改后,牟老师的思路逐渐清晰,教学环节越发连贯,亮点明显突出,数学味包围整节课堂。在展示课上,牟老师的精彩呈现获得了听课老师们的认可。虽仍然有待改进的地方,但牟老师一次次磨课的过程正体现了一名青年教师追求上进的工作态度。</p> 《条形统计图》 付瑜 初次试讲 <p class="ql-block"> 付老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侏罗纪公园入手,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统计学生尺码时先用统计表再用统计图,逐渐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就这样开启了第一次试讲。</p> <p class="ql-block"> 课后,本组所有成员认真、仔细地评课,努力地打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更简洁、更合理、更美观,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分享中产生。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二次修改。</p> 再次优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课不厌百回磨”,在一次次调整教学思路,一遍遍修改教学方案后,开启了第二次试讲,课堂上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的思维参与也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多次打磨下,付老师认真修改教学设计,虚心向组内老师请教,与组内各位数学老师一遍遍的研课磨课试讲。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灵动的智慧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探究的世界,学生学得积极投入,兴趣盎然。付老师的精彩呈现获得了听课老师们的认可。虽仍然有待改进的地方,但付老师一次次磨课的过程正体现了一名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自我要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两位老师对本次磨课活动做了总结。</p> <p class="ql-block"> 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精细。在紧张而又充实的氛围中,此次三年级数学组磨课活动圆满完成。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缘自“苦磨”来。经过了研课磨课,上课教师能精彩演绎打磨后的课堂教学,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了“研课”的效果、“磨课”的魅力,真正做到了在研磨中学习、成长。研课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已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仍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