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毕孟小学“雷锋月”主题活动工作总结

东毕孟小学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三月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三月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让雷锋精神吹遍校园每一个角落的季节。3月初,学校作了“学雷锋活动”总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帮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互帮互助活动。助人为乐的事情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少了;相互关怀的人多了,同学间的隔阂少了,我们的同学们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全校紧紧围绕学雷锋月积极开展班级建设,组织各项活动,努力把学雷锋活动落实到实处。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在锻炼中得到了成长。雷锋精神像春风一样拂过了同学们稚嫩的心灵,播下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b>&nbsp; &nbsp; &nbsp; 一、指导思想</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为了把此次学雷锋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主要从学生的思想面貌抓起,不留于形式,把学雷锋活动和本学期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相结合,力求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从而为班级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埋下一粒希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b>&nbsp; &nbsp; &nbsp; 二、准备工作</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进入三月份,学校就学雷锋活动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学雷锋活动做出了全面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学校强调今年的学雷锋活动要突出一个主题,培育民族精神,加强两个重点,一是学雷锋活动要与德育活动相结合,要继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雷锋的乐于助人的精神,讲奉献、献爱心,其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二是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全体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上学习雷锋同志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认真钻研的恒心与毅力。</p> <p class="ql-block"><b>&nbsp; &nbsp; &nbsp; 三、具体工作</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1、3月3日宋国瑞校长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要求全体师生投身到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来,并要求班主任在班内进行行动倡议书宣讲活动。</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2、各班为单位召开一次“雷锋精神永存”主题班会,学习讨论雷锋格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3、进行国旗下演讲,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四年级一班刘欣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号召同学们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身边做起,要从点滴小事做起</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4、3月6号在学校的组织下,四年级学生打扫了校门口及周边的卫生。</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5、3月8日,校领导干部对张家鹏同学送教上门,进行教学志愿服务活动。</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6、3月9日,党员教师、领导干部彻底清理校园及周边环境。</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7、3月22日,全校师生共同清理校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8、3月23日,六年级学生再次对校园周围环境进行清理。</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9、立足学习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树立“敢为人先”的信心,“不甘落后”的决心,带出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有大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10、绘制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板报,雷锋精神永驻心间。</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3月即将过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在继续发扬雷锋精神,使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其精神成为我们的一份良好的品格。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校师生心中爱心永驻,奉献精神永随,雷锋精神必将在我们身上延续。</p>

雷锋精神

学雷锋

活动

学习

雷锋

同学

学生

全校师生

精神

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