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园,苏州人都不知道的小众园林

澎澎

<p class="ql-block">苏州是“园林之城”,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期,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苏州博物馆(<a href="https://www.meipian.cn/4oarc4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11177"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苏州博物馆,姑苏新名片</a>),原准备游览一墙之隔的拙政园,谁知到了拙政园,景区人气爆棚,人山人海,看到这“乌泱乌泱”的场面,游园的兴致瞬间被浇灭,因而改去“备胎”——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醋库巷44号的柴园。</p><p class="ql-block">对于这座隐藏于苏州老街巷之中的小众园林,不仅对外地游客来说非常陌生,就连多数苏州本地人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柴园始建于清代,为道光年间潘曾琦的宅园。光绪年间,由浙江上虞人柴安圃购得此处后重修扩建,故称“柴园”。柴园就是一座典型的苏式宅第园林,苏州城里和柴园同辈的古典园林还有不少,比如鹤园、听枫园、怡园等等。</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像拙政园这样的名园是“名门闺秀”的话,那么像柴园这样的小园林就是“小家碧玉”。小亭、小池、小假山同样可引清风飘荡,可容月光流洒。又因名不见经传,小园林没有名园的那种喧哗,它们隐世独立,就像那羞答答的玫瑰悄悄地开,宁静中透出一种灵动,显露出苏州小园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开了导航,才找到极为陌生的醋库巷。</p> <p class="ql-block">相比那些满是风花雪月的巷名,醋库巷这名字“土得掉渣”。因宋时巷内筑有储藏醋的仓库,故而得名。切莫以为存醋的仓库与风雅不沾边,实际上旧时的醋库巷却是官宦文人聚居的地方。相比醋库巷,这里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因宋代苏州第一位状元居住此巷,故又叫状元坊。《吴郡志》卷六有记载:“状元坊,醋库巷,黄魁所居。”</p> <p class="ql-block">醋库巷40号是著名收藏家、怡园主人顾文彬之孙——顾麒士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蒙主人盛情相邀,入内细看,庭院已年久失修。</p> <p class="ql-block">只有影壁上镶嵌的“西津别墅”砖额,还算清晰。</p> <p class="ql-block">末进天井内有清水砖雕门楼,匾额“慎修思永”,字迹已模糊不清。</p><p class="ql-block">房主人介绍说,苏州的砖雕门楼一般都是向内的,既不张扬,又希望门庭内祥和富足。</p> <p class="ql-block">醋库巷42号是一个朱门绣户,砖雕门楼上刻着“刘园”二字,据说是清代著名文人刘大观的宅子。</p> <p class="ql-block">醋库巷44号就是我们要去的柴园。</p> <p class="ql-block">柴园虽小,占地仅6.6亩,但苏州园林特色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漏窗画舫一样不缺,布局巧妙,精致优雅,不失为苏州最“有文化”的小众园林。</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既是巧夺天工的古典园林,又是人文荟萃的苏州教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柴园东宅西园,园中前有鸳鸯厅,宽敞豪华,后有楠木厅,典雅淳朴。其间布置庭园四区,以中区最佳,水池清幽,船厅怡然,山石奇巧,丘壑自具。</p> <p class="ql-block">厅前的天井铺设有整齐的石板,镶刻有回顾苏州历史的词语,如“公元前十二世纪,泰伯仲雍建立勾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阖闾城”等。</p> <p class="ql-block">中厅,现为教育博物馆的序言厅,介绍了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悠久的人文传统。</p> <p class="ql-block">嵌在墙上的“柴园重修记”。</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就是柴园大厅,即仁至堂。</p> <p class="ql-block">仁至堂中央是著名雕塑家袁熙坤制作的孔子青铜全身像,两侧为篆书楹联:“手振木铎育四域青矜为教俊彦蔚起,襟怀生民开千秋基业爰克中华复兴”。</p> <p class="ql-block">仁至堂现为教育博物馆名人馆。东西两侧陈列有泰伯、言偃、范仲淹、胡瑗、顾炎武等苏州历史上22位教育名人的浮雕像。图中展示的,是《论语》残碑。</p> <p class="ql-block">堂楼,为五开间两厢楼,造型精致,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现为教育博物馆的现代馆,馆内主要以丰富的文档、课本、教具、图表、照片、实物,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教育的发展与成果。</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园主人的住宅楼,砖雕门楼上有“嘉门善祥”门额,题字的正是怡园主人、一代藏书名家顾文彬。顾氏系当时苏州名人,亲笔题写门额,可见园主人与其关系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现代馆的两侧,还分布着院士馆、名师馆、荣誉馆和视听馆。</p> <p class="ql-block">穿过视听馆就是楠木厅,又称留余堂。整个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古朴,是柴园最为著名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全部用楠木建造的大型厅堂,为苏州乃至全国所罕见。构架大气,斗拱奇巧,雕刻精美,体现出厚重轩敞、雍容华贵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楠木厅的楹联极为精彩:“精骛八极胸中自有丘壑,神游千年笔底乃生波澜。”意为“思想追求极远,胸中自有山丘沟壑;精神遨游千年,笔下就涌起涛涛波澜”。</p> <p class="ql-block">楠木厅西双步梁上,一面雕刻“竹林七贤图”,反映魏晋时期嵇康等七位名士在嵇公竹林聚会的场景,人物表情刻画颇见功力。</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雕刻“状元游街图”,采用浅浮雕,表现出浓烈的吉祥和喜庆气氛。</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子东部住宅区和西部花园区有一连通步道,步道中间有一“泰山石敢当”。</p> <p class="ql-block">穿过步道就是“硅步山房”,即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是园主人读书、收藏、著述之所。</p> <p class="ql-block">现为教育博物馆近代馆。</p> <p class="ql-block">内容有很多“苏州教育之最”,如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已创办的女子学堂的实物,第一份近代新式学堂办学文档,苏州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创建地乐益女中阅览室模拟场景等。</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古今教育典籍收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走进藏书楼,感受到的仍是那浓厚的书香氛围。</p> <p class="ql-block">鸳鸯厅是全园最富有特色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厅悬匾“文开吴会”,此厅呈方形,具有阳刚之美;</p> <p class="ql-block">北厅为“道启东南”,厅为圆形,蕴含清秀之韵;整体呈现南方北圆、南刚北柔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阴阳互生、刚柔相济的美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也是教育博物馆的古代馆,主要展现苏州古代教育史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从泰伯建吴,到言偃传学、澹台讲学;再到府学、州学、县学相继诞生;</p> <p class="ql-block">书院、社学、义塾蔚成风气,这些苏州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都在这里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出鸳鸯厅后,入眼就是苏式园林的旖旎风光。清澈的水池是小园的中心,水榭、船舫坐落于东西两侧,周围垒叠湖石、树木参差环绕,一石拱桥可通南北,颇有一种田园诗意之味道。</p> <p class="ql-block">这个园子是按陈从周教授留下的柴园平面图和剖面图,于2014年重新修复的,还请了苏州最好的香山帮匠人建造。</p> <p class="ql-block">那座小石拱桥只比网师园的三步桥稍大,可能是中国第二小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小桥对面是水榭,柱上有联:“风乎舞雩吾与点也,游在海上子知鱼耶。”上联出自论语,孔子非常赞许弟子曾皙那种融于自然、怡然自乐的人生态度;下联典故出自庄子集释,意为欣赏那种“纵情山水、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船舫是园中最为精致的建筑,也是柴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船舫被称作“不系之舟”,园主人自喻为没有栓系而漂浮不定的小船,表现自已对自由精神、逍遥人生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船尾后舱为两层歇山式阁楼,通体高敞而又精巧。</p> <p class="ql-block">园子西边是迤逦的长廊,在长廊北段有一倚廊而建的半亭,上有“半亦有品”的匾额,左右有联:“临池生画意,卷帘得诗情”,中间为一面正方形的镜子,镜中映出粉墙黛瓦,花团锦簇。我感觉,这是柴园里最精巧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精巧的设计还体现在不大的园子里,湖石堆叠,错落曲折;</p> <p class="ql-block">清幽淡雅,小巧玲珑。</p> <p class="ql-block">园中还有三座学生课间运动的青铜塑像,放风筝、踢毽子、滚铁环,再现了这里曾经作为学校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瞬间,让我又想起儿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如果您想看一个不一样的苏式园林,那就不妨来柴园吧。这里不仅有苏州小型园林的精巧细腻,而且是将园林建筑融入日常生活的典范,还能让您穿越时代,触摸到苏州教育的脉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