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 “语”你同行—宁武县东关小学校二年级语文教材解读

希望

<p class="ql-block"><b>  语文是窗,窗含千秋,门泊万里。</b></p><p class="ql-block"><b> 语文是日,日出江花,春来江水。</b></p><p class="ql-block"><b> 语文是雨,随风潜入,润物无声。</b></p><p class="ql-block"><b> 教材是教学之根本,只有认真的阅读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教学最优化。为探索“双减”背景下语文大单元任务群搭建,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提升要求,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3月15日下午,在郭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二年级四位语文教师进行了一到四单元教材解读。一年级全体教师参与了互动。</b></p> <p class="ql-block"><b>  首先吴芳老师对第一单元进行了解读。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春天”以“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为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有童话故事,还有记叙文。课文展现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孩子们找春天的快乐、礼物花籽的神奇和美好,以及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意在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的美好、人物内心的美好。口语交际的话题《注意说话的语气》,意在引导学生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不要太生硬,避免命令。《语文园地一》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意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积累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 吴芳老师指出:从这个单元选编的文本来看,在课程内容上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材为达成这一概念性理解提供的主题情境,也就是学习境遇,是有关春天主题的。基于这样的学习境遇,促成大概念理解的核心任务就可以设计为:举行一场主题为“发现春天”的朗读会,评选出最美诗文和最美朗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朗读。</b></p> <p class="ql-block"><b>  语文学科带头人郭玉珍校长对二单元做了详细解读和指导。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3篇课文,借助诗歌、散文、故事三种不同体裁的文本,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关爱,学会关爱。《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诗歌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感受他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千人糕》以人物的对话展开叙述,告诉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表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谚语和《我爱阅读---株紫丁香》,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关怀。</b></p><p class="ql-block"><b>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b></p><p class="ql-block"><b> 1.读句子想象画面。</b></p><p class="ql-block"><b> 2.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p><p class="ql-block"><b> 在课程内容上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基于此,郭校长创造性的设置了“模仿作品的表达方式,并乐于把会说的话写下来。”这样的学习任务,并且将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展示,从孩子们呈现的内容来看,仿写效果是很好的,值得老师们鉴借。</b></p> <p class="ql-block"><b>  汪秀峰老师就三单元的识字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围绕形声字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b></p><p class="ql-block"><b> 由于识字单元的特殊性,汪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备课思路:</b></p><p class="ql-block"><b> 1.在歌谣里感受山川之美</b></p><p class="ql-block"><b> 2.在节日里触摸传统文化</b></p><p class="ql-block"><b> 3.在汉字中领略中华文明</b></p><p class="ql-block"><b> 4.在美食中打开文化景深</b></p><p class="ql-block"><b> 5.在多元中进行科学识字</b></p><p class="ql-block"><b> 6.在交际中鼓励真实表达</b></p><p class="ql-block"><b> 7.在我爱阅读中学会长大</b></p><p class="ql-block"><b> 在学习《中国美食》一课时,汪老师建议进行实践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美食制作,并进行分享展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冀丽萍老师解读的是四单元。本单元是以“童心”为主题来编排的,选编了四篇课文:一首儿童诗《彩色梦》;三篇儿童视角叙述性文章:《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还有一篇“我爱阅读”也是叙述性文章,不过是成人视角来写的。这些课文不仅充满童真童趣,而且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b></p><p class="ql-block"><b> 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一次“看图写话”,落实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课文的课后题也对这个重点进行了多次训练。之前与此有关的语文要素出现了两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这几次要素体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上升梯度发展序列。</b></p><p class="ql-block"><b> “日积月累”和本单元的主题并没有太大关联,可以作为日常积累。本单元也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但整个单元的学习仍然要以朗读为主,开始用一两篇尝试默读,不要提过高要求。</b></p><p class="ql-block"><b> 综合以上信息,冀老师尝试搭建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b></p><p class="ql-block"><b> 一、造梦工厂真奇妙</b></p><p class="ql-block"><b> 二、游历课文梦工厂</b></p><p class="ql-block"><b> 三、自己造梦真好玩</b></p><p class="ql-block"><b> 之后以《彩色的梦》为例,展示了一案三单的初步设想,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设计开了个头。</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活动最后,老师们就如何仿写,如何教学“我会写”生字做了充分交流。</b></p><p class="ql-block"><b> 学之愈深,知之亦明,行之则远。本次教材解读的深度研讨,从教材编写意图的解读视角、新课标理念视角下的任务群这两个板块,在不断地思维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升。独特的语文课堂生态,就从独特的教材解读开始吧!我相信东关小学的全体语文老师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教育新篇章。</b></p>

单元

语文

课文

教材

识字

老师

解读

教学

学生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