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名校拓视野 借鉴交流促提升——博兴县实验小学考察团苏沪考察学习活动纪实

麦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山之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以攻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小苏沪行“取真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收获.....</p> <p class="ql-block">  燕子回归,草吐嫩芽,风拂垂柳,蓄势待发。温暖的春风吹起了再学习再创新的号角。2023年3月21日——25日,博兴县实验小学校领导带领一行9人在这春暖花开之际,开启了寻访名校之行。这次出行旨在加强校际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考察团先后赴上海、南京进行名校进行考察学习。</p> 第一站:生动和谐快乐 上海浦东新区第二中学小学 <p class="ql-block">  3月22日上午,考察团一行人来到参观学习的第一站——上海浦东浦东新区第二中学小学,进行为期半日的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上海浦东二中心的校领导热情接待考察团一行。在学校负责人的带领下,考察团成员们边走边拍边交流讨论,充分展现了实小考察团成员热情好学的精神。 二中心学校的陈校长做了学校整体介绍的报告,报告从学校的“四个一”发展策略很好的诠释了浦东二中心“生动、和谐、快乐”办学理念的内涵,讲述了学校“五育融合发展的时代活力少年”的培养目标,把引领教师努力成为“成为思想的行动者,有智慧的教育者”作为根本,把学校“社会化教育、全方位学习”的课程体系作为重点,把建立起学校“决策、运行、动力、约束”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把“以学生立场为价值目标”作为工作的核心。以及崇尚研究的文化氛围,注重把研究的理念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  其他分管负责人围绕教育科研、课程体系、德育工作相继做了工作报告,分享了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报告结束后,实小一行人就存在的疑惑与问题和浦东二中心的负责人进一步讨论、交流,二中心的领导认真解答大家的疑惑,赢得阵阵掌声。最后我们观看了学校介绍的视频,重点介绍了社会化育人、全方位学习的课程体系,优秀教师团体,让我们对浦东二中心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 共学共融团建 第二站:上海浦东新区竹园小学 <p class="ql-block">  3月22日下午,考察团一行人来到参观学习的第二站——上海浦东新区竹园小学龙阳校区,耳目一新的访问形式,让一行人过足了一把“团建”瘾。</p> <p class="ql-block">上海浦东新区竹园小学的娄校长、郭校长早早等候在校门口,初入校园,就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首先,集团总校长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娄华英校长对学校的办学情况、组织架构和规模做了简单的介绍,学区负责人郭校长带领两所学校24人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会。在郭校长搭建起的互动平台上,润物无声地让我们了解学校办学理念以及教师成长和学生培养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  竹园小学龙阳校区的项目主任团队和实小的考察团队通过抽签的方式被分到了四个学习小组,大家绘制的“九宫格”管理名片而熟悉起来。老师们在彼此的个人特点、专业追求和管理艺术中寻求共鸣,在交流和评价中寻找更多契合点。氛围在第一个破冰环节营造出来,因为这些共同点而走得更近。在接下来活动中,郭校长以“4+1”云创园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为例,讲述了学校课程建设萌芽成长的历程,让实小一行人真切感受到学校师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拔节生长。</p> <p class="ql-block">  在介绍中,郭校长的“五问”课程让实小一行人深深地被感染:一是感动于竹园教师的求真务实。课程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4+1”课程又是基于校本研究的一次次迭代提升。这种坚守与提升正是竹园老师们的务实之举。二是感念于竹园教师的执着之力。“4+1”云创课程,经过一轮轮的学习、问对、论证和设计的闭环,而竹园教师在这个课程中的拔节成长却历历在目。三是感叹于竹园教师的自我成长的内驱动力。课程在实施中一问再问,在管理中事务繁杂,老师们智慧地将课程在两轮的设计申报、审核共建中完成第二期的课程架构。四是感怀于竹园教师对于职业理想的追求。从学校决策层到执行层都深深扎根,在不断的思考改进、升级迭代中聆听孩子、自己拔节生长的声音。活动最后,两校聚焦教师梯队建设通过信息与智慧的共享,并肩合力,为打造一支有意识、有品质的教师梯队出谋划策。实小团队激情饱满地全程参与也深深感染了他们,他们将实小地管理困惑也如实抛出,与竹园项目负责人共学共融,互鉴互助。最后,张校长做了真诚而风趣地总结——这次竹园之行即是一次学习之旅也是一次探亲之旅,亲戚之间常来常往,在一来一往间碰撞思想,凝聚智慧,共同发展。</p> 做真人  行正事 第三站:上海浦东建平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上海浦东建平实验小学是我们沪上考察的第三站。我们一行人此行虽恰逢春寒,料峭之中却仍满含似火热情。</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作为浦东新区享有盛誉的小学,秉承“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活力”的办学理念,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做真人、行正事”为校训,以“爱人律己”为校风,以“好读书,乐实践,开开心心每一天”为学风,以“用爱心关注学生幸福成长”为教风,走着内涵发展、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同行学习的标杆。</p><p class="ql-block"> 期间,考察团一行人聆听了朱煜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其中最让我们考察教师震撼的是建平实验小学的德育工作。朱校长诠释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主张,从“管理精、巧、严;推进小、近、实”为主题出发,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朱校长从标准与办法并行、严格与趣味并行、激励与示范并行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他特别强调了少先队小干部队伍,从日常检查到会议组织,再到对学校献言献策解决问题等,无不充斥着小干部的身影和声音,真正做到了少先队建设撬动起学生自主管理的校园风景。交流之后,学校刘主任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校园内庭院连廊,放飞理想的雕塑,充满生机的花木,掩映其间的小动物……一步一景,让我们深刻了解了建平实验小学“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活力”的办学理念在校园环境中的体现。教学楼内,建平的每一个空间,从创新的设计,鲜明的标语牌,流光溢彩的鱼缸,会说话的墙面,幽静雅致的长廊、露台和展示着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的走廊、楼梯、大厅等,都使我们感受到了学校极具特色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真正成为了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学习,时间有限,交流不多。可学到的、看到的、思考到的却让我校教师受益良多。在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开展等方面都提供了许多宝贵而值得借鉴的经验。相信这次参观学习,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多、更深入地思考。</p> 和谐·卓越 第四站: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p class="ql-block">沪上学习燃起的学习热情丝毫未减,24号下去再次吹响奔赴六朝古都——南京的教育探寻集结号。24号上午的上海学习结束,我们一行人草草午饭后踏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3月25日上午8点,我们来到了南京市南京路小学,受到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初进校园,学校赵主任带领我们参观了这个占地只有20余亩的学校。据赵主任介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创办于1939年9月,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校园精致优雅,亭台水榭,雕塑连廊、古朴楼宇、校园四壁无处不彰显着学校“和谐教育”思想。</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一所有“脉”的学校。赵主任紧抓学校“三脉”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在根脉中萌动,在血脉中涌动,在动脉中跃动的和谐之校。学校基于悠久的办学历史,借助丰厚的环境优势,坚守“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的校训,倡导“和谐·卓越”的校风,以“乐学 善思 敏行”的学风指向当代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由此形成“‘脉动童年’: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紧接着学校相关分管领导就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德育工作、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分别做了报告。徐妍主任的《和美课堂建设》、郭东霞副校长的《教师文化分享》借助学校“美丽语文”一同走向“美境”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兰心 尚美”的学校教师团队建设、陈雯副校长结合低学段的无纸笔测评向我们展示了学校在学生评价方面所作的努力。4场干货满满的报告和讲座,让实小老师们感触良多。并与现场的长小管理团队点对点、一对一现场互动。引发了参观教师教育思维和智慧的一次次碰撞。</p> <p class="ql-block">一上午的时间并不太长,但长小充实而有序、丰富而多彩的内容安排和热情开放、毫无保留的教育情怀让与我们每一位老师无一例外留下深刻印象。校长们都纷纷表示,长小“和谐教育”名不虚传。如果有机会,希望后面能够与长小保持长期往来,寻求更多学习与合作的机会,借长小智慧书写实小教育的新篇章。</p> 赤心润童年 第五站:南京市赤壁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南京赤壁路小学,这市一所深藏于民国建筑使馆群的名校。一所古典风韵与现代气息相交融和的学校,一所致力于课程改革、内涵发展,有着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  学校采用“雨夹雪”模式,为我们安排了“满汉全席式”的考察内容:既有课堂展示,又有互动交流;既有实践操作,又有成果展示;既有观点阐述,又有成果总结;既有德育思考,又有教学创新。我深深感受到学校里孩子灵动活泼无拘无束,老师精神面貌良好向上。在震撼于这个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高不可及时,陆燕《赤心润童年,为孩子的一生搭上幸福的底色》的办学报告让我所有的疑惑都找到了答案。归根揭底:一个好校长引领准方向,一个好团队成就好学校。在赤壁路小学老师的身上,我们都强烈地感到三个特点:学习立人、创新做事。</p> <p class="ql-block">活动一:聆听赤小成语讲解 感受赤小师生趣味课程</p><p class="ql-block">漫步优雅精致的赤小园,成语文化处处有迹,又处处无痕。通过孩子们的讲解引领,我们想象着赤小娃们研学成语随处可见的身影,热爱成语随时回响的心声。成语已然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名片。据孩子们介绍学校校门口的巨大浮雕《新赤壁赋》,是由陆燕书记和老师们携手创作的。这首气势磅礴的歌赋,涵盖了17个完整的成语和20个化用的成语,完美地展现赤小少年郎的浩然正气,诠释赤小人赤心面壁,赤胆破壁的宏愿。</p> <p class="ql-block">学习活动二:倾听名师讲堂,感受名师风采</p><p class="ql-block">大家就跟随指导老师,走进名师课堂——劳动课《中国结》,大家感受到名师温文尔雅,学识广博,课堂上高超的驾驭能力。</p><p class="ql-block">学习活动三:浸润心灵的校园文化,放飞小主人教育梦想</p><p class="ql-block">赤壁路小学秉承 “赤心润童年”的办学理念,从打造书画艺术特色入手,开设了多种艺术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陆校长带领我们一行人参观介绍了学校书画艺术特色,并向我们展示了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彩笔画社团、版画社团、篆刻社团、合唱社团等一系列的精品社团让我们目不暇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赤小深沉的艺术底蕴和强大的育人功能。</p> <p class="ql-block">学习活动四:报告介绍总阐释,逐项解析深体悟</p><p class="ql-block">在陈校长报告中,介绍了赤小的校园历史和校园文化,以及以“赤心润童心”为引领的特色课程体系、以项目引领的德育工作和教师文化建设。我们一行人印象最深的是陈校长围绕如何认识和理解学校工作的创造性,如何保护和激发学校领导、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梳理和理清一些基本关系,总结和探索一些有效经验,从而破解困境、指导实践。</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考察交流,是一次学校文化与课程构建的视野开拓,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碰撞。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就下一步的工作管理观、学生成长观、立足学校发展观,对标教育先发地区,秉持教育初心,基于实小发展定位,谋求适切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新做法,不断探索创新,丰富自身内涵,服务时代需求,促进学校积极融入高质量发展,不断提档升级。</p>

学校

小学

竹园

学习

教师

课程

校长

办学

教育

一行